十六夜次前韵
明 · 邵宝
六旬炎熯两旬阴,月到中秋雨意深。
天上不违逢满数,人间却负望明心。
扁舟牛渚空劳梦,一曲霓裳漫赏音。
佳节莫教容易度,白头今已不胜簪。
天上不违逢满数,人间却负望明心。
扁舟牛渚空劳梦,一曲霓裳漫赏音。
佳节莫教容易度,白头今已不胜簪。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中秋时节的复杂情感与景象。首联“六旬炎熯两旬阴,月到中秋雨意深”以对比手法开篇,六旬炎热之后迎来两旬阴天,而此时正是中秋,却有雨意深沉,暗示着天气与心情的不和谐。颔联“天上不违逢满数,人间却负望明心”则将自然界的圆满与人间的遗憾相对比,天上月亮圆满,而人间却未能如愿以偿,表达了对美好事物难以完全实现的感慨。
颈联“扁舟牛渚空劳梦,一曲霓裳漫赏音”进一步深化了这种遗憾之情。诗人似乎在梦中追寻着某种美好,却只能在牛渚(可能指地名或象征之地)徒留遗憾;即便欣赏到了《霓裳羽衣曲》这样的美妙音乐,也无法填补心中的空缺。这里通过梦境和音乐的描写,强化了对理想与现实之间差距的感伤。
尾联“佳节莫教容易度,白头今已不胜簪”则是对时光流逝、年华老去的感慨。佳节不应轻易度过,因为岁月不待人,白发已生,连头上的簪子都承受不住。这一句既是对个人命运的哀叹,也是对珍惜时光、把握当下的一种呼吁。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中秋时节自然景象和个人情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理想与现实冲突的深刻思考,以及对美好事物难以完全拥有的无奈与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