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题家刑部公所遗双龙图赏析

题家刑部公所遗双龙图

清 · 严遂成
六鳌镜没三山立,风吹舶趠天吴泣。
两两屏障星模糊,逼视双龙墨痕湿。
刑部家亡胜国秋,百年彝器有谁收。
兵火摧残盗胠箧,舟移壑徙水东流。
此图不信有还理,龙之为灵昭昭矣。
画师画龙通龙语,龙乎龙乎奈何许。
人间好赝无真龙,龙今下天天朦朦。
不如画上僧繇壁,待汝飞鸣雷雨夕。

鉴赏

这首诗《题家刑部公所遗双龙图》由清代诗人严遂成创作,通过描绘一幅名为“双龙图”的画作,展现了诗人对艺术与自然、历史与现实深刻而独特的思考。

诗中首先以“六鳌镜没三山立”开篇,运用神话传说中的元素,将画面设定在一个神秘、超脱于尘世的境界,引出“风吹舶趠天吴泣”的景象,仿佛是天地间的一场壮丽交响,预示着某种不寻常的力量正在酝酿之中。接着,“两两屏障星模糊,逼视双龙墨痕湿”两句,细腻地描绘了画面的细节,双龙的形象仿佛活生生地跃然纸上,其神韵和力量感通过墨痕的湿润得以生动展现。

“刑部家亡胜国秋,百年彝器有谁收”两句,诗人将个人情感与历史命运相结合,表达了对过往辉煌与现今衰败的感慨,同时也暗示了艺术作品在历史变迁中的特殊地位——即便物是人非,艺术依然能够跨越时间的长河,留存下来。接下来,“兵火摧残盗胠箧,舟移壑徙水东流”则进一步揭示了社会动荡对文化传承的影响,艺术作品如同珍贵的彝器,在战乱中遭受破坏,被遗忘在历史的洪流之中。

“此图不信有还理,龙之为灵昭昭矣”表达了对艺术生命力的坚信,即使现实世界中的一切都可能消逝,但艺术作品中蕴含的灵性与力量却能永恒存在。“画师画龙通龙语,龙乎龙乎奈何许”则赞美了画家的技艺与对龙这一象征物的理解,通过画笔传达出龙的神秘与智慧。

最后,“人间好赝无真龙,龙今下天天朦朦。不如画上僧繇壁,待汝飞鸣雷雨夕”以对比的手法,强调了真龙与伪龙的区别,以及艺术作品在真实与虚幻之间的桥梁作用。诗人希望真正的艺术能够像龙一样,在雷雨之夜展翅高飞,超越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展现出其独特的魅力与价值。

整首诗通过对一幅画作的描述,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艺术的深刻理解与欣赏,也反映了他对历史、自然与人性的深入思考,以及对美好事物永恒追求的精神。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