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赋沈商卿砚赏析

赋沈商卿砚

宋 · 张孝祥
石渠东观天尺五,壁星下直图书府。
琳琅宝镇出三代,浩瀚简编照千古。
右文储砚一百九,钿匣珠囊护琼玖。
有时清夜发光怪,诸儒纵观容拜手。
一收朝迹归故园,瓦池苇管涂突烟。
梦寻清都故历历,起凭书案空潸然。
眼明见此超万石,色如马肝涵玉质。
白圭之玷尚可磨,涩不拒笔滑留墨。
摩挲太息不自已,呼儿汲甘为湔洗。
天遗至宝瑞吾子,要与词林壮根柢。
子行飞骞为时须,西清承明有佳除。
收功翰墨傥乞我,田间自抄种树书。

鉴赏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张孝祥所作,名为《赋沈商卿砚》。诗中描绘了对一块珍贵砚台的赞美和感慨。

首先,诗人以“石渠东观天尺五,壁星下直图书府”开篇,将砚台比作天上的星辰,置于图书府旁,象征其珍贵与神圣。接着,“琳琅宝镇出三代,浩瀚简编照千古”,进一步强调砚台的历史价值与文化底蕴,如同跨越千年的宝物。

“右文储砚一百九,钿匣珠囊护琼玖”则描述了砚台的精美包装与收藏,暗示其不仅是实用之物,更是艺术品。接下来,“有时清夜发光怪,诸儒纵观容拜手”,通过想象夜晚砚台发出奇异光芒的情景,以及学者们恭敬地观看,表达了对砚台的敬畏之情。

随后,诗人转而描述了砚台的使用场景:“一收朝迹归故园,瓦池苇管涂突烟。”这句描绘了砚台在日常生活中被使用的场景,从早朝到归家,再到与瓦池、苇管一同放置,展现了其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

接下来,“梦寻清都故历历,起凭书案空潸然。”诗人通过梦境与现实的对比,表达了对砚台的深深怀念与感慨。最后,“眼明见此超万石,色如马肝涵玉质。”诗人直接赞美砚台的质地与色泽,将其比作超越万石的珍宝。

“白圭之玷尚可磨,涩不拒笔滑留墨。”这一句通过比喻,强调砚台的品质卓越,即使有瑕疵也能被磨平,且能保持墨水的流畅与持久。

“摩挲太息不自已,呼儿汲甘为湔洗。”诗人亲自抚摸砚台,感叹不已,并吩咐儿子取来清水为其清洗,表现了对砚台的珍视与爱护。

“天遗至宝瑞吾子,要与词林壮根柢。”诗人认为砚台是上天赐予的珍宝,希望它能为文学事业增添光彩,奠定坚实的基础。

最后,“子行飞骞为时须,西清承明有佳除。”诗人鼓励沈商卿(砚台的主人)努力进取,期待他能在合适的时候获得更好的职位。

“收功翰墨傥乞我,田间自抄种树书。”诗人表示愿意帮助沈商卿完成书法作品,并承诺自己会在田间抄写种植树木的书籍,体现了深厚的友情与合作精神。

整首诗通过对砚台的赞美与感慨,不仅表达了对艺术与文化的敬仰,也蕴含了对友情、理想与未来的美好祝愿。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