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林琴南同年
清末近现代初 · 郑孝胥
文如至宝丹,笔若生畺臼。
一篇每脱稿,举世皆俯首。
平生不屈节,肝胆照杯酒。
纷纷野狐群,忽值狮子吼。
京师奔竞场,暮夜孰云丑?畏庐深可畏,斧钺书在口。
隐居名益重,方使薄俗厚。
奈何推稗官,毋乃亵此叟。
敛才偶作画,石谷辄抗手。
亦莫称画师,掩名究无取。
一篇每脱稿,举世皆俯首。
平生不屈节,肝胆照杯酒。
纷纷野狐群,忽值狮子吼。
京师奔竞场,暮夜孰云丑?畏庐深可畏,斧钺书在口。
隐居名益重,方使薄俗厚。
奈何推稗官,毋乃亵此叟。
敛才偶作画,石谷辄抗手。
亦莫称画师,掩名究无取。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末年至近代初的郑孝胥赠给林琴南的作品,以赞扬林琴南的才华和人品。首句“文如至宝丹,笔若生畺臼”比喻林琴南的文章犹如珍贵的丹药,其文笔生动有力,如同出自生猛的耕田之器。接下来赞美他的文章一出,世人皆为之倾倒。
“平生不屈节,肝胆照杯酒”表达了林琴南刚正不阿的性格,他的忠诚和坦荡如同酒中的肝胆,可见一斑。诗人批评社会上那些追名逐利之人,与林琴南的高尚人格形成对比,指出即使在京城这样的竞争之地,林琴南的品德也显得尤为可贵。
“畏庐深可畏,斧钺书在口”暗指林琴南的言论犀利,如同带有斧钺的警示,令人敬畏。而他选择隐居,名声反而更加显著,这使得世俗之风得以淳化。然而,诗人担心林琴南过于谦虚,不愿接受“画师”的称号,暗示他才华横溢却不自矜。
最后两句“敛才偶作画,石谷辄抗手”,意指林琴南虽然才华出众,但并不以此自限,即使是绘画,也能展现出超凡的技艺。诗人认为,林琴南不应被简单归为画师,他的真正价值无法用任何一种艺术形式来衡量。
整体来看,这首诗是对林琴南文才武略、人格操守的高度赞扬,同时也流露出对林琴南淡泊名利、不拘一格的敬佩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