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和鲁宪见寄二首(其一)赏析

和鲁宪见寄二首(其一)

宋 · 吴芾
厌直承明老从臣,不将人事挠天真。
几年欲作山中相,今日得为林下人。
竹里醉吟聊遣兴,水边宴坐足怡神。
回思当日游从地,过眼浑如陌上尘。

注释

厌直承明:厌倦了直面朝廷。
老从臣:年长的朝廷官员。
人事:人间事务。
挠天真:扰乱自然的纯真。
山中相:山中的隐居生活。
林下人:指隐居者或闲适之人。
竹里醉吟:在竹林中醉酒吟诗。
聊遣兴:姑且用来消遣心情。
水边宴坐:在水边悠闲坐下。
怡神:使心灵得到舒缓。
回思:回想。
游从地:以往交往的地方。
过眼:从眼前掠过。
浑如:犹如。
陌上尘:路上的尘土。

翻译

厌倦了直面朝廷的老臣生涯,不愿人事纷扰去打扰自然的纯真。
多年来一直梦想在山中做隐士,如今终于可以享受林泉之乐。
在竹林深处醉酒吟诗以抒发情感,水边闲坐让心灵得到极大的愉悦。
回首过去那些交往之地,一切过往都如同路上的尘埃般淡漠。

鉴赏

这是一首充满哲理与自然情趣的诗歌,通过对比现实与隐逸生活,表达了诗人对于归隐田园、追求心灵自由的向往。

“厌直承明老从臣,不将人事挠天真。”这里,“厌直”指的是对官场生活的厌倦,而“承明老从臣”则是说诗人已经年迈,历经官场,但他不愿意让世俗的人情事故干扰到自己的本性。这样的开篇就为读者设定了一种超脱世俗的心境。

“几年欲作山中相,今日得为林下人。”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归隐的渴望和实现。在时间的流转中,他终于能够像山中的友人一样,而“今日”一词增添了一种喜悦之情,是对现状的肯定。

“竹里醉吟聊遣兴,水边宴坐足怡神。”这里描绘了诗人在自然环境中的悠然自得。竹林中的吟唱和水边的宴坐,都成为了他遣兴解愁、怡悦心灵的方式。

“回思当日游从地,过眼浑如陌上尘。”这两句则是诗人对往昔生活的一种反思。过去的奢华游历,现在看来都像路边的尘土一样,不再具有任何吸引力。这也凸显了诗人对于物质世界的超越和淡泊。

整首诗通过诗人的内心独白,展现了一种对精神自由的追求,以及在自然中找到了心灵的宁静。这样的生活态度充满了哲学的深意,是对世俗纷争的一种批判,也是对个人理想的坚守。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