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洪驹父游明水韵
颇有幼舆风,自许壑与丘。
仙境想方丈,山形怀不周。
如何在眼山,未暇着屐游。
蓊郁明水峰,爽气常不收。
逊公释门老,苦节无匹俦。
食讫自灌畦,挈水端若抽。
到今巾屐在,迹胜境亦幽。
尝评左轓贤,当从古人求。
从政独何有,未说赐与由。
劝耕遍阡陌,民歌殖田畴。
幽寻到山寺,弭节聊滞留。
众宾各文采,粲粲五楘辀。
赋诗杂流丽,如柳春映沟。
何必打两桨,歌舞催莫愁。
闻风我滋悦,寻胜行且谋。
朝游可暮返,岂曰山川悠。
鉴赏
此诗《次洪驹父游明水韵》是宋代诗人谢薖所作,通过描绘一次游览明水峰的经历,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首句“薖也学耐辱,况负三宜休”,以自嘲的口吻开始,暗示了诗人面对生活中的挫折和困难时的坚韧态度,同时也表达了对当前生活的满足感。接下来,“颇有幼舆风,自许壑与丘”一句,借用了东晋名士陶渊明(字幼舆)的典故,表达了诗人追求自然、淡泊名利的生活理想。
“仙境想方丈,山形怀不周”则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对美好自然环境的想象与向往,将心中的理想境界与现实中的山峦相联系,展现出一种超脱世俗的精神追求。“如何在眼山,未暇着屐游”则表达了诗人对眼前美景的欣赏,但因事务繁忙而未能亲自登山游览的遗憾。
“蓊郁明水峰,爽气常不收”描绘了明水峰的茂密与清新,给人以清凉舒爽之感。“逊公释门老,苦节无匹俦”赞扬了明水峰的守护者——一位年高德劭的僧人,其坚守清贫、苦行的节操无人能及。
“食讫自灌畦,挈水端若抽”描述了僧人劳作的情景,表现了他对土地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知足。“到今巾屐在,迹胜境亦幽”则赞美了僧人留下的痕迹与环境的和谐之美。
“尝评左轓贤,当从古人求”表达了诗人对古代贤者的敬仰,并希望从他们身上汲取智慧。“从政独何有,未说赐与由”则反思了政治生活,认为其中并无太多意义,不如追求内心的平静与自然的和谐。
“劝耕遍阡陌,民歌殖田畴”描绘了诗人对农事的关心,以及农民们在田间劳作的场景。“幽寻到山寺,弭节聊滞留”则展示了诗人探访寺庙,寻求心灵宁静的过程。
“众宾各文采,粲粲五楘辀”描绘了诗人与朋友们相聚的场景,大家才华横溢,谈笑风生。“赋诗杂流丽,如柳春映沟”则赞美了诗人们创作的诗歌,如同春天的柳树倒映在清澈的沟渠中,充满生机与美感。
最后,“何必打两桨,歌舞催莫愁”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乐观态度,认为无需过度追求物质享受,简单的快乐与自然的和谐才是真正的幸福。“闻风我滋悦,寻胜行且谋”则是诗人得知这次游览的消息后,内心感到喜悦,并计划再次前往探索。“朝游可暮返,岂曰山川悠”则强调了即使远行,也能在一天内完成,体现了诗人对时间的珍惜和对自然美景的热爱。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明水峰自然景观的描绘,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追求、对生活的态度以及对友情的珍视,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和情感深度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