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日买黄菊二株
宋 · 王十朋
十月更十日,黄花开满枝。
鲜鲜如可餐,采采还自疑。
重阳不堪摘,况后一月期。
既晚何用好,兹言闻退之。
天然傲霜性,宁问早与迟。
不以日月断,深杯为花持。
鲜鲜如可餐,采采还自疑。
重阳不堪摘,况后一月期。
既晚何用好,兹言闻退之。
天然傲霜性,宁问早与迟。
不以日月断,深杯为花持。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深秋时节,黄菊盛开的景象,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对菊花独特品质的赞美。
首句“十月更十日,黄花开满枝”,点明时间背景,深秋十月,黄菊在枝头绽放,满眼皆是金黄,渲染出一种浓郁的季节氛围。接着,“鲜鲜如可餐,采采还自疑”两句,运用比喻手法,将黄菊的鲜艳比作美味佳肴,让人垂涎欲滴,同时又表达了对采摘的犹豫,体现了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之情。
“重阳不堪摘,况后一月期”则流露出对传统节日重阳节的尊重,以及对时间流逝的感慨。重阳节是赏菊的好时节,但诗人认为不应轻易采摘,更何况是一月之后,菊花的美丽或许会有所减损。这种对自然规律的敬畏,体现了诗人的人文情怀。
“既晚何用好,兹言闻退之”中,“兹言”指的是韩愈的话,韩愈曾说“不以日月断”,意即不应仅凭时间来判断事物的价值。诗人引用这句话,强调了对菊花品质的欣赏不应受限于时间,而应深入其本质,体现了对自然美的深刻理解。
最后,“天然傲霜性,宁问早与迟”直接赞美了菊花不畏严寒、傲然独立的品格,无论是在早春还是深秋,都能展现出其独特的魅力。“不以日月断,深杯为花持”则表达了诗人对菊花的敬仰之情,即使无法立即品尝其美,也愿意以深杯盛放,表达对菊花的礼赞。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黄菊的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之美,更蕴含了对时间、生命、自然规律的深刻思考,以及对美好事物的珍视与敬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