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闻隐直欲调官赏析

闻隐直欲调官

宋 · 刘敞
蛟龙居池中,仰活数掬水。
虎豹离山林,求食辄摇尾。
张君宜大用,亦是龙虎比。
何得图小官,折腰五斗米。
屈伸盖时命,隐显乃君子。
譬由合抱材,当自毫末起。
昔为青云高,今落尘土里。
可谚复可惊,谁能叩天耳。

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比蛟龙与虎豹在不同环境下的生存状态,来比喻人处于不同职位时的心态和选择。蛟龙在池中虽能仰取数掬之水,但其本质仍是龙,象征着有能力却屈身于小官的人;虎豹离开山林后,只能摇尾求食,象征那些在高位时表现英勇,而一旦地位下降便失去威风的人。

“张君宜大用,亦是龙虎比”,赞美张君有大才,应有大用,但为何却甘愿做小官,屈身于微末?“何得图小官,折腰五斗米”,表达了对这种行为的不解和惋惜,五斗米象征微薄的俸禄,暗示了对追求名利而非真正能力施展的讽刺。

接着,“屈伸盖时命,隐显乃君子”指出个人的进退沉浮是由时运和命运决定的,真正的君子应当在隐匿或显露时都能保持高尚的品德。这句强调了个人品质的重要性,不应仅以职位高低来评价一个人。

“譬由合抱材,当自毫末起”,以木材的成长为例,说明伟大成就往往始于微小的开始,鼓励人们无论当前处境如何,都应保持谦逊和努力,相信未来会有更大的发展。

“昔为青云高,今落尘土里”,描述了从高峰跌落至低谷的境遇,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可谚复可惊,谁能叩天耳”,最后两句则表达了对世事难料的无奈和对上天的疑问,暗示了对命运的思考和对公正的渴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蛟龙、虎豹的比喻,以及对个人命运、职位与内在品质关系的探讨,展现了作者对社会现象的深刻洞察和对人性的深入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