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伯氏寄周秀实
事理去取间,情分乃异区。
周侯瑚琏器,晚乃掷道途。
异书窥蔡叟,潜论发王符。
夜讽恒至卯,朝饭或逾晡。
置之转徙流,奈此臭味殊。
置之翰墨场,勇往无于菟。
虽乏三寸舌,自保千金躯。
山巅富蔬菜,渚牙长菰蒲。
屈曲一径宽,于焉寄其孥。
非药亦非饵,问君何欢娱。
所乐麋鹿游,缁白初不渝。
我于闻道新,齧肺方噬肤。
喜翁新经过,已办煮瓠壶。
我有甑中尘,翁无竹里厨。
相见期一笑,良胜醉叫呼。
水花正充容,小?随轻凫。
拼音版原文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王洋所作,名为《和伯氏寄周秀实》。诗中通过对比相亲与相忘的关系,表达了作者对于友情的珍视和对人世间变迁的感慨。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鉴赏。
首句“相亲即嘘濡,相忘即江湖”直接揭示了主题:人与人的关系在瞬息万变之间,从最亲密到最淡漠,只是一念之转。而“事理去取间,情分乃异区”则进一步强调了世事纷繁,感情的分合也随之而异。
接着,“周侯瑚琏器,晚乃掷道途”中的“瑚琏器”象征着珍贵,而“晚乃掷道途”则显示出弃置不用的状态,反映了世事无常。紧接着的“异书窥蔡叟,潜论发王符”中,“异书”可能指的是非主流或深奥难懂之书,“潜论发王符”则表达了对知识探求和内在智慧的追求。
“夜讽恒至卯,朝饭或逾晡”描绘了一种勤学不辍的生活状态,而“置之转徙流,奈此臭味殊”则是说即便是对知识的追求,也难免有所遗漏和不足。紧接着,“置之翰墨场,勇往无于菟”表达了作者对于学问和文学创作的热忱与决心。
“虽乏三寸舌,自保千金躯”则是说尽管言语有限,但自己的身体(比喻为千金之躯)却能保持不受外界干扰。“山巅富蔬菜,渚牙长菰蒲”中,“山巅富蔬菜”和“渚牙长菰蒲”都是自然景物的描写,但也隐含着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屈曲一径宽,于焉寄其孥”中的“屈曲”形容道路曲折,“一径宽”则表达了心灵上的坦荡。这里的“孥”可能指的是家人或后代,而“于焉寄其孥”则是说在这宁静的地方寄托自己的家族。
接下来的“非药亦非饵,问君何欢娱”表达了对生活中简单快乐的追求。“所乐麋鹿游,缁白初不渝”则进一步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情景。
“我于闻道新,齧肺方噬肤”中的“闻道新”可能指的是新的学问或理解,而“齧肺方噬肤”则是说这种追求像是在啃咬着自己的内心深处。“喜翁新经过,已办煮瓠壶”表达了对新知的喜悦和准备好好消化吸收。
最后,“我有甑中尘,翁无竹里厨”中的“甑中尘”可能指的是积累多年的学问或思想,而“翁无竹里厨”则是说对方没有隐藏在竹林中的私房。“相见期一笑,良胜醉叫呼”表达了对于友情的珍视,即使是一笑一聚,也胜过常人酒肉朋友的喧哗。而“水花正充容,小?随轻凫”则是诗歌结束时对自然景物的一番描写。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作者自己的生活状态和内心感受,表达了对于知识追求、友情珍视以及超脱世俗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