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杨四山卷
明 · 边贡
苍峰崔嵬,翠巘巀嶪,阿祖当年手亲叠。
有得必失毁必成,天道往复天心明。
我开我堂酌我酒,蔼蔼岚光映虚牗。
朝对图书夕宾友,杨家子孙千世守。
有得必失毁必成,天道往复天心明。
我开我堂酌我酒,蔼蔼岚光映虚牗。
朝对图书夕宾友,杨家子孙千世守。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杨四山卷中的壮丽景色与深厚人文底蕴。诗人以“苍峰崔嵬,翠巘巀嶪”开篇,生动地勾勒出山峦的雄伟与翠绿,仿佛直接将读者带入那片自然与人文交织的画卷之中。接着,“阿祖当年手亲叠”一句,巧妙地将历史与自然景观联系起来,暗示着这片土地上曾有人类活动的痕迹,增添了历史的厚重感。
“有得必失毁必成,天道往复天心明”两句,表达了对世间万物变化无常的深刻理解,以及对宇宙自然规律的敬畏之情。这种哲学思考贯穿于整首诗中,使得作品不仅仅停留在对景物的描绘上,更上升到了对生命、时间与存在的深层次探讨。
“我开我堂酌我酒,蔼蔼岚光映虚牗”描绘了诗人在山中开堂设宴的情景,通过“蔼蔼岚光映虚牗”这一细节,不仅展现了环境的清幽与雅致,也暗示了诗人的闲适与超然心态。接下来,“朝对图书夕宾友”进一步展示了诗人的生活情趣和社交活动,体现了他对知识的热爱与对友情的珍视。
最后,“杨家子孙千世守”一句,既是对杨氏家族世代守护这片山林的赞颂,也是对传承与责任的强调。整首诗在赞美自然美景的同时,也蕴含了对历史、文化、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展现出诗人独特的审美视角和深邃的思想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