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徐观伯远将徙海陵介吾侄来索诗徐故家兵后流落三十年长子依许监仓客淮南因赘于海陵迎二亲就养坡公谓此事今无古或闻者也感叹之馀为赋二首(其一)赏析

徐观伯远将徙海陵介吾侄来索诗徐故家兵后流落三十年长子依许监仓客淮南因赘于海陵迎二亲就养坡公谓此事今无古或闻者也感叹之馀为赋二首(其一)

宋末元初 · 陆文圭
甲与吾同生,君子行一周。
少年各丰裕,岁晚怀百忧。
菜地古城下,我今手锄耰。
君当往海陵,绝江汎渔舟。
驾言彼就养,逝将老菟裘。
哀哉随阳雁,止为稻粱谋。
君看横江隼,万里凌高秋。

注释

君子:指有德行的人。
丰裕:富裕,充足。
怀:心中充满。
菜地:种植蔬菜的土地。
耰:古代农具,类似锄头。
海陵:地名,可能指实际或虚构的地方。
菟裘:古代隐士的居所,此处指退休后的住所。
随阳雁:随季节迁徙的大雁。
稻粱谋:比喻为生活所需的基本物质。
横江隼:横掠江面的猛禽。

翻译

甲与我一同出生,君子的行为周全无缺。
年轻时各自富足,晚年却满怀诸多忧虑。
在古老的城下有菜园,如今我亲手持锄耕耘。
你应该去海陵,乘船捕鱼于江面。
我将前往那养老之地,菟裘是我最终的归宿。
可悲啊,如同随季节迁移的大雁,只为稻米和谷物而活。
你看那横掠江面的猛隼,翱翔万里度过高秋时节。

鉴赏

这首诗是宋末元初诗人陆文圭所作,表达了对友人徐观伯远生活变迁的感慨。诗中描绘了徐观伯远在战乱后的流离失所,原本家庭富裕的他晚年却不得不为了生计,离开故居,前往海陵捕鱼维生,以赡养父母。诗人感叹这种世事变迁,将徐观伯远比作随阳雁,只为了基本的生活所需而迁移,同时也借横江隼万里翱翔的形象,寓意徐观伯远虽然处境艰难,但仍有坚韧和追求自由的精神。整体上,这首诗寓含着对友人的同情和对人生无常的深沉感慨。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