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日本杂事诗(其二十三)赏析

日本杂事诗(其二十三)

清 · 黄遵宪
拔地摩天独立高,莲峰涌出海东涛。
二千五百年前雪,一白茫茫积未消。

鉴赏

这首诗《日本杂事诗(其二十三)》由晚清诗人黄遵宪创作,巧妙地将自然景观与历史背景融合在一起,展现出一种独特的文化视角和深邃的历史感。

首句“拔地摩天独立高”描绘了一种超然独立的姿态,仿佛是自然界中的一座高峰,直插云霄,独立于世。这里的“拔地摩天”不仅形容了山峰的高度,也隐喻了某种精神上的超越与独立,预示着接下来描述的景物将具有非凡的意义。

次句“莲峰涌出海东涛”则进一步展开画面,将视线从山峰转向海洋。这里使用了“莲峰”这一形象,既可能是指山峰形状像莲花,也可能暗指日本的地理位置,如同莲花般在东方海面上绽放。同时,“涌出海东涛”生动地描绘了海浪翻滚的景象,与山峰形成鲜明对比,展现了自然界的壮丽与动态之美。

第三句“二千五百年前雪”引入时间维度,将历史的长河融入当前的景色之中。这句诗暗示了这片土地上曾经有过千年之久的雪景,尽管时间流逝,但那片雪依然在心中或某种意义上“一白茫茫积未消”。这种对历史的回溯,不仅增加了诗歌的文化深度,也表达了对过去辉煌的怀念与对永恒不变事物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观的描绘,巧妙地融入了历史的元素,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历史之间关系的独特理解。黄遵宪以现代人的视角审视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的关系,体现了他作为时代见证者和文化探索者的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