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送张羽后夜坐西斋赏析

送张羽后夜坐西斋

明 · 高启
闲斋听钟坐,忧绪怅多端。
鸣雁雨中急,离人江上寒。
秋灯下木叶,夜艇隔风湍。
别后情萧索,方知旧会欢。

拼音版原文

xiánzhāitīngzhōngzuòyōuchàngduōduān

míngyànzhōngrénjiāngshànghán

qiūdēngxiàtǐngfēngtuān

biéhòuqíngxiāosuǒfāngzhījiùhuìhuān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高启的《送张羽后夜坐西斋》描绘了诗人夜晚独坐斋室的情景,寓含着离别后的深深忧思。首句“闲斋听钟坐”写出了诗人静夜聆听钟声,显得孤独而闲适,然而“忧绪怅多端”则揭示了内心深处的纷扰情绪。

接下来,“鸣雁雨中急,离人江上寒”通过描绘雨中南飞的大雁和江面上的离人,营造出一种凄凉的氛围,表达了对友人的牵挂与离别的感伤。诗人运用自然景象寄托情感,颇为巧妙。

“秋灯下木叶”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寂静,灯光下的落叶更显萧瑟,暗示了时光的流转和人事的变迁。“夜艇隔风湍”则以江上的小舟和风雨中的波涛,象征着友人离去后的孤寂与远方的艰难。

最后两句“别后情萧索,方知旧会欢”,直接抒发了离别后的落寞心情,诗人意识到,只有在失去之后,才能更加珍惜昔日相聚的欢乐时光。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朴素,展现了诗人细腻的情感世界和对友情的深深怀念。

词语解释

多端的意思:◎ 多端 duōduān[quick] 多种多样诡计多端...

江上的意思:(1).江岸上。《吕氏春秋·异宝》:“﹝ 伍员 ﹞因如 吴 。过於 荆 ,至 江 上,欲涉。”《史记·伍子胥列传》:“ 吴 人怜之,为立祠於 江 上,因命曰 胥山 。” 南朝 宋 鲍照 《发后渚》诗:“ 江 上气早寒,仲秋始霜雪。” 唐 岑参 《饯王崟判官赴襄阳道》诗:“津头 习氏宅 , 江 上 夫人城 。” 沉尹默 《燕归梁》词:“江上花开趁蝶寻,拚买醉千金。”(2).江面上。《史记·伍子胥列传》:“ 伍胥 遂与 胜 独身步走,几不得脱。追者在后。至 江 , 江 上有一渔父乘船,知 伍胥 之急,乃...

离人的意思:(1).谓超脱人世。《庄子·田子方》:“向者先生形体掘若槁木,似遗物离人而立於独也。”(2).离别的人;离开家园、亲人的人。 晋 陶潜 《赠长沙公族祖》诗:“敬哉离人,临路悽然。款襟或辽,音问其先!” 宋 魏夫人 《菩萨蛮》词:“三见柳绵飞,离人犹未归。”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四本第三折:“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郁达夫 《过去》:“两旁店家的灯火照耀得很明亮,反照出了些离人的孤独的情怀。”...

鸣雁的意思:(1).《诗·邶风·匏有苦叶》:“雝雝鸣雁,旭日始旦,士如归妻,迨冰未泮。” 毛 传:“雝雝,雁声和也。纳采用雁,旭日始出,谓大昕之时。” 郑玄 笺:“雁者,随阳而处,似妇人从夫,故昏礼用焉。”后用“鸣雁”指嫁娶之事。 北周 庾信 《彭城公夫人尔朱氏墓志铭》:“三星照夜,佇稽鸣雁之期;七日秉秋,坐廌飞皇之兆。” 倪璠 注:“婚姻六礼皆用雁,故云鸣雁之期。”(2).鸣啼的大雁。 三国 魏 阮籍 《咏怀》之九:“鸣雁飞南征,鶗鴂发哀音。” 南朝 宋 范泰 《九月九日》诗:“劲风肃林阿,鸣雁惊时候。”...

木叶的意思:树叶。《楚辞·九歌·湘夫人》:“嫋嫋兮秋风, 洞庭 波兮木叶下。”《晋书·儒林传·董景道》:“ 永平 中,知天下将乱,隐于 商洛山 ,衣木叶,食树果。” 唐 骆宾王 《冒雨寻菊序》:“泛兰英於户牖,座接鸡谈;下木叶於中池,厨烹野雁。” 元 萨都剌 《芙蓉曲》:“鲤鱼吹浪 江 波白,霜落 洞庭 飞木叶。”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异五·水蚕》:“吾乡山蚕食椒、椿、檞、柘诸木叶而成茧。” 徐迟 《“不过,好日子哪天有?”》一:“这自己的房子,处在一个山坡上,入夜以后,淹没在墨绿的木叶中。”...

萧索的意思:◎ 萧索 xiāosuǒ[bleak and chilly;desolate] 衰败;冷落苍茫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村落...

忧绪的意思:忧郁的情绪。 明 高启 《送张羽后夜坐西斋》诗:“閒斋听鐘坐,忧绪悵多端。”...

知旧的意思:知交旧友。《三国志·魏志·荀彧传》:“ 彧 及 攸 并贵重,皆谦冲节俭,禄赐散之宗族知旧,家无餘财。”《宋书·颜延之传》:“﹝ 延之 ﹞又好骑马,遨游里巷,遇知旧輒据鞍索酒,得酒必頽然自得。” 唐 薛能 《雨霁宿望喜驿》诗:“閒想更逢知旧否,馆前杨柳种初成。” 章炳麟 《八月十五夜咏怀》:“知旧半凋落,忍此同倾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