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蒙侍郎见示蓬阁多馀暇诗十首调高情逸无以咏歌篇篇实为绝伦一一尤难次韵强率鄙思别奉五章却以秘阁清虚地为首句所谓效西子之颦也惟工拙之不同岂天壤之相接莞尔而笑其敢逃乎(其一)
唐末宋初 · 李昉
秘阁清虚地,深居好养贤。
不闻尘外事,如在洞中天。
日转迟迟影,炉焚袅袅烟。
应同白少傅,时复枕书眠。
不闻尘外事,如在洞中天。
日转迟迟影,炉焚袅袅烟。
应同白少傅,时复枕书眠。
注释
秘阁:隐藏的书房。清虚:清净空灵。
地:地方。
深居:隐居深处。
养贤:培养贤能之人。
尘外事:世俗之事。
洞中天:世外桃源。
日转:太阳慢慢移动。
迟迟:形容时间漫长。
影:影子。
炉焚:炉火燃烧。
袅袅烟:轻烟缭绕。
白少傅:白居易,曾任少傅官职。
时复:时常。
枕书眠:枕着书本睡觉,表示热爱阅读。
翻译
隐秘的书阁清静无尘,深居之处适宜养育贤才。在这里听不到外界的纷扰,仿佛身处世外桃源般的洞天福地。
阳光慢慢移动,长长的影子摇曳,炉火燃烧,轻烟袅袅上升。
应该像白居易那样,时常枕着书卷安睡。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隐居山林的生活状态。"秘阁清虚地,深居好养贤"表达了诗人追求一种清净和高雅的居所,以便于修身养性。"不闻尘外事,如在洞中天"则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纷争的超然,仿佛置身于远离尘世的洞穴之中。
"日转迟迟影,炉焚袅袅烟"是对时间流逝和生活情景的描写,给人一种静谧、悠闲的感觉。"应同白少傅,时复枕书眠"则透露出诗人与古代隐逸白少傅(即白云从)精神上的共鸣,偶尔沉浸于书卷之中,寻找知识和智慧的安眠。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环境和内心世界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精神独立和生活简约的向往。诗中的意境清新脱俗,语言平实而不失雅致,体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高超的艺术造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