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病弥月,闻垂云花开,顺阇黎以诗见招,次韵答之
宋 · 苏轼
道人心似水,不碍照花妍。
宴座春强半,清阴月屡迁。
平生无起灭,一念有陈鲜。
袅袅风枝举,离离日萼蔫。
病吟终少味,老醉不成颠。
向必遨头出,湖中有散仙。
宴座春强半,清阴月屡迁。
平生无起灭,一念有陈鲜。
袅袅风枝举,离离日萼蔫。
病吟终少味,老醉不成颠。
向必遨头出,湖中有散仙。
注释
道人:修行者。似:像。
水:比喻心地清澈。
碍:妨碍。
照:照亮。
花妍:花朵的美丽。
宴座:春天的宴会。
春强半:春天过半。
清阴:清冷的月光。
月屡迁:月光多次变换。
平生:一生。
起灭:起伏。
一念:一个念头。
陈鲜:时新时旧。
袅袅:轻柔摇曳。
风枝:风中的树枝。
离离:稀疏的样子。
日萼蔫:花朵凋零。
病吟:病中吟唱。
少味:失去滋味。
老醉:年老的醉酒。
不成颠:无法使我狂乱。
向必:如果一定要。
遨头:闲暇的人。
湖中:湖上。
散仙:自由自在的仙人。
翻译
修行者的心如水般清澈,不会妨碍花朵的美丽展现。春天的宴会将近过半,清冷的月光多次变换。
一生没有起伏,但心中念头时新时旧。
微风吹动树枝轻摇,花朵日渐凋零。
病中的吟咏失去了滋味,年老的醉酒也无法使我狂乱。
如果能有闲暇,我定会随同湖上的仙人畅游。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文学家、书画家苏轼的作品。从诗中可以感受到作者在病中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内心世界的宁静。
“道人心似水,不碍照花妍”两句表达了道人或者说是诗人的心灵如同清澈的水一般,能够映射出周围的美好之物,而不会受到任何干扰。这里的“不碍”指的是内心的宁静和纯净,不会因为外界的喧嚣而受到影响。
“宴座春强半,清阴月屡迁”描绘了一种悠闲自得的情景,诗人在席上享受着春日的暖阳,而清凉的月光则是夜晚的美好。这里的“宴座”意指安坐,享受美好的时光。
“平生无起灭,一念有陈鲜”表达了诗人对生命和时间的感悟。即便是在平淡无奇的一生中,也不追求过多的功名利禄,只是偶尔一念之转,便能体会到生活中的新鲜和美好。
“袅袅风枝举,离离日萼蔫”则形容了春天里细雨绵绵,花瓣随风飘落的景象。这里的“袅袅”形容细雨如缕,给人一种柔和而舒缓的感觉。
“病吟终少味,老醉不成颠”表达了诗人在疾病中对生活的体验,虽然身体有病,但依旧能够从中找到乐趣;即便到了老年,也不会因为过度饮酒而失去自我控制。这里的“病吟”指的是在病中吟咏诗词,“老醉”则是形容老年人偶尔饮酒的情景。
最后两句“向必遨头出,湖中有散仙”通过对自然界的观察和想象,将自己心中的理想世界与现实相结合。这里的“向必”可能指的是某个特定的方向或者时间,“遨头出”则是形容超脱世俗,达到一种精神自由的状态;“湖中有散仙”则是在说湖中有不为世俗所羁绊的仙人。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写和内心世界的抒情,展现了作者在疾病中仍能保持宁静与乐观的心态,以及他对于生活的深刻理解和高远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