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寓二十首(其十二)
宋 · 刘弇
富贵苦不常,忽则辄易人。
青门聚瓜客,曾是故侯身。
金镜失秦家,中原骇烟焚。
屠狗贩缯子,闾阎排氤氲。
一逢泗水公,濯鳞清沧滨。
信知天地间,虚橐鼓游尘。
冥中有巨力,呼吸旋峨岷。
肘股不辍弄,挈故还趋新。
得失定有寄,无为丧吾真。
青门聚瓜客,曾是故侯身。
金镜失秦家,中原骇烟焚。
屠狗贩缯子,闾阎排氤氲。
一逢泗水公,濯鳞清沧滨。
信知天地间,虚橐鼓游尘。
冥中有巨力,呼吸旋峨岷。
肘股不辍弄,挈故还趋新。
得失定有寄,无为丧吾真。
鉴赏
这首诗《感寓二十首(其十二)》由宋代诗人刘弇所作,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哲理,表达了对人生无常、世事变迁的感慨以及对命运与自我价值的思考。
诗中以“富贵苦不常,忽则辄易人”开篇,点明了人生的无常和变化,富贵并非永恒,转瞬之间就可能易主。接着,“青门聚瓜客,曾是故侯身”运用典故,将昔日的显赫与今日的落魄对比,强调了世事的变迁和个人命运的不可预测性。
“金镜失秦家,中原骇烟焚”描绘了历史的沧桑,金镜象征着辉煌的历史,秦家代表一个时代,而中原的烽火连天则展现了战争的残酷和历史的更迭。这一句通过历史的变迁,进一步深化了对人生无常的理解。
“屠狗贩缯子,闾阎排氤氲”则转向了社会底层的生活,通过“屠狗”、“贩缯”这些职业的描述,展现了社会的复杂性和人性的多样性。同时,“闾阎排氤氲”描绘了市井生活的热闹与繁华,与前文形成鲜明对比,暗示了社会阶层之间的差距。
“一逢泗水公,濯鳞清沧滨”转而讲述了一个偶然的机会,一个人的命运得以改变,仿佛在清泉边洗去尘埃,获得了新生。这既是对个人命运转折的描绘,也是对希望与机遇的寄托。
“信知天地间,虚橐鼓游尘”表达了对人生意义的追问,即使在虚无之中,也应追求内心的充实和平静,不让外界的纷扰影响自己的内心世界。
最后,“冥中有巨力,呼吸旋峨岷。肘股不辍弄,挈故还趋新”揭示了命运背后的神秘力量,无论过去如何,未来总在不断变化之中。人们应当顺应自然规律,把握当下,积极面对生活的变化。
整首诗通过一系列生动的意象和深刻的哲理,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命运、社会和自我的深刻思考,既有对历史的反思,也有对未来的展望,充满了哲思和人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