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姑孰既下,和州、无为州及高淳、溧水、溧阳、建平、庐江、舒城、含山、巢县诸邑相继来归赏析

姑孰既下,和州、无为州及高淳、溧水、溧阳、建平、庐江、舒城、含山、巢县诸邑相继来归

明 · 张煌言
干将一试已芒寒,赤县神州次第安;建业山川吴帝阙,皖城戈甲魏军坛。
东来玉帛空胡虏,北望铜符尽汉官。
犹忆高皇初定鼎,和阳草昧正艰难。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抗清名将张煌言的作品,题为《姑孰既下,和州...诸邑相继来归》。诗人以干将剑的锋芒比喻自己的壮志豪情,表达对国家领土收复的决心。"赤县神州次第安"描绘了逐个平定失地的场景,显示出他对恢复大好河山的期待。

接下来,诗人提及建业(南京)的山川和吴帝的宫殿,以及皖城(今安徽芜湖)的战事与魏军的营垒,暗示了战争的痕迹和历史的更迭。"东来玉帛空胡虏"表达了对敌人的蔑视,以及对和平归顺的渴望,而"北望铜符尽汉官"则象征着汉家天下秩序的恢复。

最后,诗人回忆起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高皇)定都金陵的艰辛时刻,以及当前和阳(今安徽和县)等地草创时期的艰难,寓言当前抗清斗争的艰苦卓绝。整首诗情感激昂,展现了诗人坚定的民族气节和收复失地的雄心壮志。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