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送金簿解官归天台五首(其四)赏析

送金簿解官归天台五首(其四)

宋 · 金履祥
自从夫君来,二惠亦骖乘。
天台本多贤,君门独何盛。
大儿十四龄,神气极凝瑩。
温然荆山璆,可续虞磬韵。
小儿年十一,磊朗益自俊。
壮气已食牛,风蹄期奋迅。
两载辱交从,一朝随归?。
相见复何时,相别涕其陨。
美质不可恃,学问无穷尽。
少小日易逾,德业须自竟。
执手独徊徨,愧无珠玉赠。
归哉各努力,教忠家有训。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学者金履祥所作的《送金簿解官归天台五首》中的第四首,表达了诗人对友人金簿离任归乡的感慨和对其子女的赞赏。诗中以家庭为背景,描绘了金簿一家的才情与美德。

"自从夫君来,二惠亦骖乘",开篇点出金簿的到来,以及他的两个儿子聪明才智,犹如良马陪伴左右。"天台本多贤,君门独何盛",赞美天台之地人才辈出,而金簿之家尤为突出。

接着,诗人详细描述了两个孩子的特点:"老大十四龄,神气极凝莹",形容大儿子年纪虽小,但气质出众;"小儿年十一,磊朗益自俊",赞美小儿子聪明且有志向。"壮气已食牛,风蹄期奋迅",期待他们未来能如骏马般奋发有为。

"两载辱交从,一朝随归?",回顾与金簿的交往,感叹时光匆匆,分离在即。"相见复何时,相别涕其陨",表达了诗人对重逢的渴望和离别时的感伤。"美质不可恃,学问无穷尽",提醒金簿,尽管孩子们资质优秀,但仍需不断学习。

最后,诗人表达了自己的遗憾:"少小日易逾,德业须自竟",惋惜时间流逝,鼓励金簿教育孩子要自立自强,"执手独徊徨,愧无珠玉赠",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和无以为赠的歉意。"归哉各努力,教忠家有训",以祝福结尾,希望他们都能够在各自的道路上努力,传承家训。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素,既是对友人的送别,也是对下一代的寄望,体现了古代文人士大夫的家庭观和教育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