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苏先生九三丈自司谏拜起居郎权中书舍人廌作诗以贺
宋 · 李廌
孝治依文母,皇图锡圣王。
虚心思启沃,妙选尽忠良。
近侍崇儒术,先生被宠光。
周邦柱下史,魏阙紫微郎。
禁殿联常棣,天池浴凤凰。
挥毫青琐闼,簪笔御炉香。
德镇千钧重,文辉万丈长。
昌时逢式谷,吾道喜弥彰。
视草严宸暮,论思子夜央。
槐边星转角,花底鹭分行。
岂但居华省,行闻上玉堂。
终期衮衣拜,慰此士夫望。
虚心思启沃,妙选尽忠良。
近侍崇儒术,先生被宠光。
周邦柱下史,魏阙紫微郎。
禁殿联常棣,天池浴凤凰。
挥毫青琐闼,簪笔御炉香。
德镇千钧重,文辉万丈长。
昌时逢式谷,吾道喜弥彰。
视草严宸暮,论思子夜央。
槐边星转角,花底鹭分行。
岂但居华省,行闻上玉堂。
终期衮衣拜,慰此士夫望。
注释
孝治:孝顺治理。皇图:皇家基业。
启沃:开导,启发。
妙选:精挑细选。
崇儒术:崇尚儒家学说。
被宠光:受到宠爱和荣耀。
周邦柱下史:周朝的史官职位。
魏阙紫微郎:朝廷高官。
青琐闼:皇宫中的重要门禁。
簪笔:插笔于帽簪,表示文臣身份。
德镇:美德镇守。
昌时:盛世。
视草:批阅奏章。
槐边:槐树下,古代官署常见景致。
玉堂:高级官员办公的地方。
衮衣:古代帝王祭祀时穿的礼服。
翻译
孝道遵循母亲教诲,皇朝恩赐圣明君王。内心虔诚求教,精心选拔忠诚贤良。
亲近儒士,先生蒙受尊荣。
在周朝宫廷担任史官,位列魏阙紫微郎。
禁宫中与兄弟同僚共事,如凤凰沐浴天池。
在重要位置挥毫泼墨,笔端沾染御炉之香。
美德如千钧重担,文章光芒万丈。
盛世遇良辰,我之道义更加显著。
夜晚批阅奏章严谨,深夜思考政务。
月明星稀,花影下白鹭成行。
岂止在显赫的官署,更期待步入上层殿堂。
最终期望身着礼服拜相,满足士人的期盼。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的文学家李廌所作,题为《小苏先生九三丈自司谏拜起居郎权中书舍人廌作诗以贺》。从诗中可以看出,这是一首颂扬和祝贺的作品,作者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当事者的崇敬之情。
“孝治依文母,皇图锡圣王”开篇便描绘了一位君主或高官的人格修养与政绩,形象地将其比喻为“文母”,彰显其以德治国的品性。接着,“虚心思启沃,妙选尽忠良”则进一步强调了其用人之公正无私和对人才的慧眼识珠。
诗中还不乏对古代圣贤的引用,如“周邦柱下史,魏阙紫微郎”,通过历史的回响增添了一份崇高与庄严。同时,“禁殿联常棣,天池浴凤凰”一句,则是对权力中心和皇家生活的描绘,让人感受到一种超凡脱俗的气息。
“挥毫青琐闼,簪笔御炉香”则是对书法艺术的赞美,显示出作者对于文化艺术的推崇。而“德镇千钧重,文辉万丈长”一句,更是将个人品德与文化成就相结合,展现了一种深厚的文化底蕴。
最后,“终期衮衣拜,慰此士夫望”则表达了对被颂扬者的敬仰之情,以及对于未来美好祝愿的期待。整首诗通过多个层面和角度,全面展示了一个理想化的人物形象,是一篇集颂扬、祝贺与文化审美于一体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