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城阙赏析

城阙

明末清初 · 屈大均
城阙横开石室前,神华光复祗三年。
治安书上人方少,讽谏诗成世未传。
燕麦自嫌啼妇女,乌弓谁忍哭神仙。
白头野史忧零落,掇拾残灰入简编。

鉴赏

这首诗《城阙》是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诗人屈大均所作。诗中描绘了城门与石室的景象,以及对历史人物的追思与感慨。

首联“城阙横开石室前,神华光复祗三年”,开篇即以壮丽的城门与石室为背景,暗示着历史的辉煌与短暂。这里的“神华”可能指的是某种神圣的光辉或力量,“光复”则意味着恢复或复兴,但“祗三年”又透露出这种辉煌与复兴的短暂性。

颔联“治安书上人方少,讽谏诗成世未传”,进一步揭示了历史人物在维护社会秩序与道德风尚方面的贡献,以及这些努力在当时并未得到广泛传播和认可。这里“治安书”可能指记录社会秩序的书籍,“讽谏诗”则是通过诗歌形式对社会问题进行批评与建议的作品。

颈联“燕麦自嫌啼妇女,乌弓谁忍哭神仙”,运用了比喻手法,将历史人物比作啼哭的妇女和哭泣的神仙,表达了对他们命运的同情与哀悼。燕麦自嫌啼妇女,可能暗喻历史人物在世时的孤独与不被理解;乌弓谁忍哭神仙,则可能象征着他们虽有超凡脱俗的品质,却仍难逃命运的悲凉。

尾联“白头野史忧零落,掇拾残灰入简编”,诗人以自己的身份自比,表达了对历史遗失与遗忘的忧虑,以及自己收集整理历史资料的决心。这里的“白头野史”可能是诗人自谦之词,表示自己年事已高,但仍致力于历史研究,“掇拾残灰”则形象地描绘了搜集散落的历史碎片的过程,“简编”则代表了整理后的文献资料。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历史场景与人物的描绘,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的感慨,以及对历史记忆与传承的关注。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