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中感秋呈王德载卢子明柳陈甫诸公
明 · 徐熥
他乡为客长离忧,一夜新寒感敝裘。
对酒正当桑落后,思家偏向雁来秋。
白门月冷砧初断,淮水霜深叶自流。
不是天涯有知己,萍踪那得久淹留。
对酒正当桑落后,思家偏向雁来秋。
白门月冷砧初断,淮水霜深叶自流。
不是天涯有知己,萍踪那得久淹留。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身处异乡,面对秋日寒风,思绪万千的情景。首句“他乡为客长离忧”直接点明了诗人的身份和心境,远离家乡的孤独与忧愁油然而生。接着,“一夜新寒感敝裘”通过夜间的寒冷,进一步渲染了诗人内心的凄凉与无助。
“对酒正当桑落后,思家偏向雁来秋”两句,运用了对比的手法,酒宴上的欢声笑语与诗人内心对家的思念形成鲜明对比,而南飞的大雁更是触动了诗人思乡的情绪,秋天的景象加深了这种情感的重量。
“白门月冷砧初断,淮水霜深叶自流”则通过具体的景物描写,如月光下的砧声(捣衣声)在寂静的夜晚显得格外冷清,淮水边的落叶在深秋的霜天中飘零,这些意象都充满了离愁别绪,将诗人的孤独与哀愁表现得淋漓尽致。
最后,“不是天涯有知己,萍踪那得久淹留”表达了诗人虽然身处天涯海角,但如果没有知音相伴,即使停留也不会长久。这句话既是对友人的呼唤,也是对自己孤独处境的感慨,体现了诗人渴望理解和陪伴的情感。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客居他乡时的孤独、思乡之情,以及对友情的渴望,情感真挚,语言优美,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