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江夏仁公
唐 · 齐己
寺阁高连黄鹤楼,檐前槛底大江流。
几因秋霁澄空外,独为诗情到上头。
白日有馀闲送客,紫衣何啻贵封侯。
别来多少新吟也,不寄南宗老比丘。
几因秋霁澄空外,独为诗情到上头。
白日有馀闲送客,紫衣何啻贵封侯。
别来多少新吟也,不寄南宗老比丘。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寺阁:寺庙的楼阁。黄鹤楼:中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古迹,位于湖北武汉长江南岸,此处用来形容寺阁之高。
檐前槛底:屋檐前面和栏杆下面,指所处的位置。
大江流:指长江水流过。
几因:常因,几次因为。
秋霁:秋天雨后放晴。
澄空:清澈的天空。
诗情:作诗的兴致或情感。
白日:白天,此处指闲暇时光。
有馀闲:有足够的空闲时间。
送客:送别朋友或客人。
紫衣:古代高官的服饰,这里代指高官。
何啻:岂止,何止。
别来:自从分别以来。
新吟:新创作的诗歌。
南宗:这里可能特指佛教中的南宗,或是泛指南方的宗教团体。
老比丘:年老的和尚,比丘是佛教中对和尚的称呼。
翻译
寺庙楼阁高耸与黄鹤楼相连,屋檐前栏杆下是浩荡奔流的大江。常常在秋高气爽时天空格外清澈,独自激发起我登高赋诗的豪情。
晴朗的日子里有足够的时间送别友人,身着紫色官服的显贵又岂止是封侯的价值。
自分别后你一定创作了许多新诗吧,却未曾寄给南方禅宗的老僧人。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山水画面,通过寺阁与黄鹤楼的高耸,以及檐前槛底的大江流动,展现了作者对自然景观的深切感受。秋霁天气使得空气格外清新,这种环境激发了诗人的豪情,诗意盈盈。
在这首诗中,白日悠闲的送客场景与紫衣贵族的形象构成鲜明对比,表现出作者对于现实生活中的不同身份地位的观察。最后一句“不寄南宗老比丘”则流露出诗人对于友人的思念和敬意,以及可能隐含的一种超脱世俗的心境。
整首诗语言简洁而富有画面感,情感真挚,表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到的艺术造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