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大行皇帝遗诏感恩哀恸六首(其六)
宋 · 刘克庄
士有一长斯可矣,文兼众妙古难之。
元丰御览诸生赋,淳化屏题侍读诗。
序建隆须还巩笔,记储祥必待苏碑。
臣于四美安能备,虚受先皇不世知。
元丰御览诸生赋,淳化屏题侍读诗。
序建隆须还巩笔,记储祥必待苏碑。
臣于四美安能备,虚受先皇不世知。
鉴赏
这段文字出自北宋文学家、政治家刘克庄的诗作《读大行皇帝遗诏感恩哀恸六首》之六。从文体上看,这并非传统意义上的“古诗”,而是骈文或近似骈文的一种书面文体,它蕴含了丰富的文学韵味和深邃的思想内涵。
这段文字中,“士有一长斯可矣,文兼众妙古难之。”表达的是诗人对某位士人的赞美,认为他不仅有着卓越的特长,而且他的文章融汇了众多精妙之处,是古代难以企及的。"元丰御览诸生赋,淳化屏题侍读诗。"则是指这位士人在元丰年间曾被皇帝召见,展示其文学才华,而到了淳化年间,他又因诗作而受到重用,被安排在宫中担任侍读之职。
接下来的“序建隆须还巩笔,记储祥必待苏碑。”进一步描绘这位士人的高贵地位和文学成就。"序建隆"可能指的是对某个重大事件的记录,而"须还巩笔"则强调了他在此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记储祥"表明他的文字被用来纪念某种吉祥之事,而"必待苏碑"则暗示了这些文字将会流传后世,刻石为碑以资永恒。
最后,“臣于四美安能备,虚受先皇不世知。”诗人以谦逊的口吻表达对自己文学成就的满足和感激之情,同时也承认了自己在接受先皇恩泽方面的不足,感到既荣幸又有所不安。
整体来看,这段文字是诗人对于一位高官或文学家的赞美之词,同时也是他个人对待文学成就、皇恩及历史记载的一种深刻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