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渴愁赏析

渴愁

明 · 郭之奇
西杓挹露斗浆浮,多病相如自渴愁。
无好无能时倚柱,独清独醒半行游。
图书以外他何物,神骨之间或似秋。
却叹凄其絺绤际,缁衣敝改孰为谋。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身患疾病、内心充满愁绪的文人形象。诗人以“西杓挹露斗浆浮”开篇,巧妙地运用了天文学中的“西杓”与“斗浆”来象征时间的流逝和生活的艰辛,暗示主人公在忙碌与困顿中寻求一丝慰藉。接下来,“多病相如自渴愁”一句直接点明了主人公的身体状况和内心的痛苦,将读者带入一个充满忧郁氛围的世界。

“无好无能时倚柱,独清独醒半行游”则进一步展示了主人公孤独而坚韧的生活状态。在没有乐趣也没有能力改变现状的情况下,他只能依靠柱子支撑自己,既保持清醒又独自游荡于世。这种矛盾的心理状态,既体现了对现实的无奈,也展现了对自我精神世界的坚守。

“图书以外他何物,神骨之间或似秋”两句,通过对比“图书”(知识与学问)与“神骨”(内在的精神与气质),表达了在物质世界之外,精神世界的重要性。同时,将“神骨”比作秋天,暗示了一种成熟、深沉而又略带萧瑟的气质。

最后,“却叹凄其絺绤际,缁衣敝改孰为谋”表达了对生活困境的感慨。在寒冷的季节里,穿着破旧的衣物,主人公不仅感叹自己的处境,更忧虑如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意象运用,深刻揭示了主人公复杂的心境和生活的艰难,展现了明代文人在特定历史背景下的生存状态和精神追求。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