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怀归(其十)赏析

怀归(其十)

明 · 申佳允
锄茅结草屋,逶逦滏阳隈。
树树岚光合,村村寒日开。
雨声凌野塔,月气射丛台。
非市非山际,横襟一举杯。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申佳允的《怀归(其十)》描绘了一幅乡村隐居的画面。首句“锄茅结草屋”展现了农耕生活与简朴住所的结合,体现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接下来的“逶迤滏阳隈”则描绘了曲折蜿蜒的河流和周围的地形,营造出宁静而偏远的环境。

“树树岚光合,村村寒日开”两句通过描绘树木在雾气中交融,阳光穿透村庄的景象,渲染出一种清冷而静谧的氛围。诗人借助自然景观抒发内心情感,表达对故乡的深深怀念。

“雨声凌野塔,月气射丛台”进一步刻画了夜晚的场景,雨打在野外的塔上,月光洒在丛台上,这些细节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感,也暗示着诗人孤独而宁静的夜晚思绪。

最后,“非市非山际,横襟一举杯”表达了诗人超脱尘世,远离喧嚣的愿望,独自举杯,享受这份远离人烟的宁静,流露出他对归隐生活的向往和满足。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乡村景色,寓情于景,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和对隐逸生活的理想追求。

词语解释

丛台的意思:(1).台名。 战国 赵 筑,在 河北 邯郸 城内,数台相连,故名。《汉书·邹阳传》:“夫全 赵 之时,武力鼎士袨服 丛臺 之下者一旦成市,而不能止 幽王 之湛患。” 唐 李远 《听话丛台》诗:“有客新从 赵 地回,自言曾上古 丛臺 。” 清 吴伟业 《读魏石生<怀古诗>》诗:“家近 丛臺 推意气,山开全 赵 见平芜。”(2).台名。 战国 楚 筑,在今 河南 商水 县。 宋 乐史 《太平寰宇记·河南道十·陈州》:“此臺盖 襄王 所筑也,非 赵 之 丛臺 ,名同事异。按 郎蔚之 《陈州旧图》...

寒日的意思:(1).寒冷的天气。《后汉书·郑兴传》:“今年正月繁霜,自尔以来,率多寒日,此亦急咎之罚。” 唐 陆龟蒙 《书带草赋》:“几临寒日,幸到青春。”(2).寒冬的太阳。 晋 陶潜 《答庞参军》诗:“惨惨寒日,肃肃其风。” 唐 李百药 《登叶县故城谒沉诸梁庙》诗:“总轡临秋原,登城望寒日。” 明 何景明 《渡泸赋》:“晨瞻崇丘,鬱乎相袤,扃以水峡,隐以大洲,沙莽寒日,江深夕流。” 清 陈梦雷 《西郊杂咏》之一:“寒日惨无光,朔风何凛厉。”...

结草的意思:指结成同盟或结为朋友。...

岚光的意思:山间雾气经日光照射而发出的光彩。 唐 李绅 《若耶溪》诗:“嵐光花影绕山阴,山转花稀到碧璕。” 宋 梅尧臣 《依韵和资政侍郎雪后登看山亭》:“更临危树看羣岫,雪色嵐光向酒浮。” 明 文徵明 《五月望日登望湖亭》诗:“嵐光浮动千峰湿,雨气薰蒸五月寒。” 清 刘大櫆 《浮山记》:“春夏以往,嵐光照游者衣袂。”...

山际的意思:(1).山边。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沁水》:“ 丹水 又东南出山,逕 鄈城 西,城在山际。” 唐 储光羲 《临江亭五咏》之四:“山际空为险, 江 流长自深。” 明 李梦阳 《题黄公东庄草堂》诗:“休夸水际兼山际,且醉松旁与竹旁。”(2).山中;山间。 南朝 梁 吴均 《山中杂诗》:“山际见来烟,竹中窥落日。鸟向簷上飞,云从窗间出。” 唐 李白 《游泰山》诗之二:“清晓骑白鹿,直上 天门山 ;山际逢羽人,方瞳好容颜。” 明 蒋一葵 《长安客话·红螺山》:“山巔有潭,相传潭中有二螺,大如斗,...

逶逦的意思:蜿蜒曲折貌。 宋 薛士隆 《雁荡山赋》:“躐曾巖之鹿苑,穷逶邐之渊泉。” 清 戴名世 《河墅记》:“羣山逶邐,溪水瀠洄。”...

一举的意思:◎ 一举 yījǔ[at one stroke;with one action] 一次行动一举歼灭来犯之敌...

月气的意思:(1).月的精气。借指月光。《文选·颜延之<应诏宴曲水作诗>》:“朏魄双交,月气参变。” 李善 注:“月气参变,谓三月也。月气每月一变,故曰参也。” 唐 高适 《同韩四薛三东月亭》诗:“树阴荡瑶瑟,月气延清尊。”(2).对阴历每月二气的统称。古代历法以太阳历二十四气配阴历十二月,每月配有二气,前者叫节气,后者叫中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