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岁日见新历因寄都官裴郎中赏析

岁日见新历因寄都官裴郎中

唐 · 刘长卿
青阳振蛰初颁历,白首衔冤欲问天。
绛老更能经几岁,贾生何事又三年。
愁占蓍草终难决,病对椒花倍自怜。
若道平分四时气,南枝为底发春偏。

注释

青阳:春天。
振蛰:万物复苏。
初颁历:开始颁布新年的历法。
白首:白发之人。
衔冤:含冤在心。
欲问天:想要向上天询问。
绛老:年老的红烛。
经几岁:还能燃烧多少年。
贾生:指贾谊,有才却被贬谪。
何事:为何。
又三年:再次度过三年。
愁占蓍草:忧虑占卜。
终难决:难以决断。
病对椒花:疾病中看着椒花。
倍自怜:更加怜悯自己。
若道:如果说。
平分四时气:四季的气候平均分配。
南枝:南方的树枝。
发春偏:率先迎来春天。

翻译

春天的气息唤醒了冬眠的生物,白发人含冤无处诉说只能问苍天。
年迈的红烛还能燃烧多少岁月,贾谊为何又要度过这三年的光阴。
忧虑和疑惑如蓍草占卜般难以决断,疾病缠身面对椒花更觉孤独可怜。
如果说四季的温暖均匀分布,为何南边的树枝却率先绽放春意?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刘长卿所作,名为《岁日见新历因寄都官裴郎中》。从内容来看,这是一首表达对时光流逝和个人命运感慨的诗篇。

"青阳振蛰初颁历,白首衔冤欲问天。"

这里作者用“青阳”指春日,用“振蛰”比喻新历书的发布,表明时间的流逝和新旧更迭。而“白首”则是形容年老之人的头发变白,"衔冤"意味着含冤欲雪,作者似乎在感叹人生苦短,抱怨无处诉说。

"绛老更能经几岁,贾生何事又三年。"

“绛老”指的是年迈之人,“几岁”则是询问还能活多久的无奈。而“贾生”通常指代古代才子贾谊,这里可能是自喻,表达自己在仕途上屡次遇挫,三年又是一段漫长的等待。

"愁占蓍草终难决,病对椒花倍自怜。"

“愁占”和“病对”都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忧虑和不适。蓍草在古代被用来占卜,但这里说“终难决”,可能是指无论如何也无法预测自己的命运。而“椒花”通常象征着春天的到来,这里却与病相对,显示出诗人内心的痛苦和自怜。

"若道平分四时气,南枝为底发春偏。"

这句则转向自然景物,通过“平分四时气”强调季节更迭,而“南枝为底发春偏”则表达了对春天到来的期待和喜悦,但“偏”字也透露出一种不尽如人意的感觉。

整首诗通过对时间流逝、个人命运和自然景物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自己年华老去、仕途坎坷以及对未来无奈等情感的深刻表达。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