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题山房壁赏析

题山房壁

唐 · 牟融
珠林春寂寂,宝地夜沈沈。
玄奥凝神久,禅机入妙深。
参同大块理,窥测至人心。
定处波罗蜜,须从物外寻。

拼音版原文

zhūlínchūnbǎochénchén
xuánàoníngshénjiǔchánmiàoshēn

cāntóngkuàikuīzhìrénxīn
dìngchùluócóngwàixún

注释

珠林:形容珠宝堆积如林的地方。
春寂寂:春天的寂静。
宝地:神圣或珍贵的地方。
夜沈沈:夜晚的深沉。
玄奥:深奥难解的道理。
凝神:集中精神。
禅机:佛教中指领悟佛法的契机。
妙深:极深奥、微妙。
参同:参悟、理解。
大块理:大自然的普遍法则。
至人心:人的内心世界。
定处:内心安定。
波罗蜜:佛教术语,意为到达彼岸或圆满。
物外:世俗之外,超脱尘世。

翻译

珠林在春天显得格外寂静,夜晚的宝地深沉而神秘。
长久地凝神于深奥的玄理,佛法的精妙之处逐渐领悟。
深入探究自然与宇宙的法则,试图洞察人的最深处心灵。
要想达到内心的平静和智慧,必须超越世俗,寻找超脱之境。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的春夜场景,其中“珠林”和“宝地”暗示了一种珍贵而神秘的环境。诗人通过“寂寂”和“沈沈”两个词汇,营造出一种深远且静谧的氛围,表达了对内在精神世界的追求。

“玄奥凝神久”一句,显示了诗人对于禅机的长时间冥想与领悟。这里的“玄奥”指的是深邃难测的道理,“凝神久”则表现出一种专注持久的心态,这是中国古代修行者追求的境界。

接下来的“参同大块理,窥测至人心”表明诗人不仅在自然中寻找哲学思想,而且还要深入观察和理解人类内心世界。这里的“参同”意味着类比与比较,“大块”指的是天地万物,“窥测”则是深入探究的意思。

最后两句“定处波罗蜜,须从物外寻”,提出了一个重要的哲学命题,即如何达到心灵的最高境界——波罗蜜(梵语为Pāramitā,佛教中的六度之一,代表着智慧和完美)。诗人指出,这种精神状态需要在日常事物之外去寻找。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以及内省与哲思的表达,展现了诗人对于禅理、宇宙和人类心灵深处的探索。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