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己未恭接诰命
清 · 陈璋
少作贫家妇,归宁更不归。
九京加翟茀,六月感牛衣。
故镜照颜惨,宵灯入梦稀。
此生同穴誓,何日重相依。
九京加翟茀,六月感牛衣。
故镜照颜惨,宵灯入梦稀。
此生同穴誓,何日重相依。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陈璋所作的《七月己未恭接诰命》,通过简洁而深情的语言,描绘了一位女子在丈夫去世后,面对丧偶之痛与对亡夫的深切怀念。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情感表达,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学中哀悼亡妻的主题。
首句“少作贫家妇”,点明了女子年轻时的身份,作为贫穷家庭的妻子,生活可能充满了艰辛。接着,“归宁更不归”一句,表达了女子因丈夫去世而无法再回到娘家省亲的遗憾,增添了诗篇的悲凉氛围。
“九京加翟茀,六月感牛衣”两句,运用了典故和自然景象来强化哀伤之情。“九京”指地下,象征亡者所在之地;“翟茀”是古代帝王出行时的仪仗,此处借以形容丧礼的庄重与哀悼的隆重。“六月感牛衣”,则借用汉代梁鸿与妻子孟光的故事,孟光为丈夫织布时,常感凄凉,以牛衣自慰,这里暗示女子在丈夫去世后的孤独与哀愁。
“故镜照颜惨,宵灯入梦稀”两句,进一步描绘了女子内心的痛苦与孤独。镜子中的面容因悲伤而显得凄惨,夜晚的灯光也难以照亮她孤寂的梦境,形象地表现了失去丈夫后的内心世界。
最后,“此生同穴誓,何日重相依”表达了女子对与丈夫共葬的愿望以及对未来团聚的渴望,尽管现实残酷,但这份对爱情的执着与对未来的憧憬,使得整个诗篇在哀伤中蕴含着一丝温暖与希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丰富的象征手法,深刻地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学中对亡妻哀悼的主题,以及在逆境中对爱情的坚守与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