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秋陂道中三首(其二)赏析

秋陂道中三首(其二)

宋 · 赵蕃
止水通流水,前陂接后陂。
农夫秧马驶,客子竹舆危。
五斗真聊尔,百艰谁使之。
不能惩创在,犹后强裁诗。

注释

止水:静止的水。
通流:连着流动。
前陂:前面的池塘。
后陂:后面的池塘。
农夫:农民。
秧马:插秧时使用的交通工具。
驶:疾行。
竹舆:竹制的轻便轿子。
危:危险。
五斗真聊尔:五斗米真的微不足道。
百艰:百般艰难。
谁使之:是谁造成这一切。
不能惩创:无法吸取教训。
惩创:吸取教训。
犹:仍然。
强裁诗:勉强写诗。

翻译

静止的水连着流动的水,前面的池塘接着后面的池塘。
农夫们骑着秧马疾行,旅客乘坐竹轿却感到危险。
区区五斗米算不得什么,百般艰难又是谁造成的呢?
面对困苦仍无法吸取教训,我只能勉强提笔写诗以抒发情绪。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赵蕃所作的《秋陂道中三首》的第二首。诗中描绘了秋日田野间的田园景象和诗人自身的感受。"止水通流水",以流水比喻时光流逝,暗示季节更迭;"前陂接后陂",描绘了田间连绵的水塘,展现了农村的开阔与宁静。

"农夫秧马驶",生动描绘了农夫们插秧时忙碌的情景,"驶"字形象地写出他们动作的迅速和勤劳;"客子竹舆危",则表达了诗人自己乘坐竹轿,感受到旅途的颠簸与艰辛。这里的"危"字,既指竹舆的不稳定,也暗含诗人内心的忧虑。

接下来的诗句"五斗真聊尔,百艰谁使之"表达了诗人对于生活琐事和人生困苦的淡淡感慨,"五斗"暗指微薄的收入,"聊尔"表示勉强维持,"百艰"概括了种种艰难,而"谁使之"则流露出对命运无常的无奈。

最后两句"不能惩创在,犹后强裁诗",诗人虽然身处困境,却仍试图通过诗歌来排解内心的情感,表达出坚韧不屈的人生态度,即使在挫折中也不忘文学创作。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朴素的语言,展现了农村生活的艰辛,同时也流露出诗人面对困难的坚韧和对艺术的热爱。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