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奉和御制读唐书(其二)赏析

奉和御制读唐书(其二)

宋 · 夏竦
哲辅延清问,元和致治平。
从人成庶务,求瘼济群氓。
务远能无怠,求材可倚成。
乃知虞舜德,恭已固难名。

注释

哲辅:有智慧的辅佐者。
延清:延续清明。
元和:古代年号,指元和时期。
致治平:达到政治安定。
庶务:众多事务。
瘼:疾苦,困难。
群氓:大众,百姓。
务远:考虑长远。
无怠:毫不懈怠。
求材:寻求人才。
虞舜:传说中的贤君。
恭已:谦逊有礼。
难名:难以用言语形容其美德。

翻译

哲辅辅佐着清明的治理,元和时期实现了天下太平。
他引导民众处理各种事务,尽力解救百姓疾苦。
对于长远的目标,他从不懈怠,寻求贤才以助成功。
由此可知,虞舜的美德,谦逊恭敬难以用言语充分表达。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夏竦所作的《奉和御制读唐书(其二)》中的一段。诗人以哲辅(贤明辅佐)的形象,表达了对国家治理的理想追求。"延清问"象征着对清明政治的向往,"元和致治平"则寓意着在和谐稳定的局面下实现国家的繁荣。"从人成庶务"强调了贤臣辅佐的重要性,"求瘼济群氓"则体现了对百姓疾苦的关怀和救济。

"务远能无怠"表明了持之以恒的精神,"求材可倚成"则表达了对人才的重视和选拔。最后两句"乃知虞舜德,恭已固难名",通过赞美虞舜的谦恭美德,暗示了理想的君主应当以身作则,其德行难以用言语完全表达。

整体来看,这首诗寓言深刻,赞扬了贤臣辅政和君主以德治国的理念,展现了诗人对于理想社会秩序的追求。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