蚯蚓歌
明末清初 · 王邦畿
蚯蚓鸣,天气清。
蚯蚓伏,天气浊。
汝处何卑,汝躬何微。
澌澌漓漓,夫何变化而神奇。
蚯蚓伏,天气浊。
汝处何卑,汝躬何微。
澌澌漓漓,夫何变化而神奇。
鉴赏
这首《蚯蚓歌》由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的诗人王邦畿所作,通过蚯蚓这一自然界的微小生物,巧妙地传达了对自然界微妙变化和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
首先,诗中以“蚯蚓鸣,天气清。蚯蚓伏,天气浊”开篇,运用对比手法,形象地描绘了蚯蚓活动与天气变化之间的微妙联系。蚯蚓的鸣叫预示着空气清新,而其潜伏则暗示着空气浑浊。这种生动的比喻,不仅展现了诗人敏锐的观察力,也暗示了自然界中各种现象之间存在着复杂而微妙的关联。
接着,“汝处何卑,汝躬何微”两句,将视角转向蚯蚓自身,赞美其虽处于卑微之地,却能发挥神奇的作用。这里不仅是对蚯蚓生存环境的描述,更是对其生命力和作用的肯定,寓意着即使在最不起眼的位置,也能拥有不凡的价值和影响力。
最后,“澌澌漓漓,夫何变化而神奇”则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表达了对自然界变化无常、充满奇迹的赞叹。这里的“澌澌漓漓”,既可理解为水滴的流动,也可象征自然界中各种现象的细微变化。诗人通过这一形象,表达了对自然界无穷魅力的敬畏之情,同时也启示人们要善于发现和欣赏生活中的美好与奇迹。
综上所述,《蚯蚓歌》不仅是一首咏物诗,更蕴含了深刻的哲理思考。它通过蚯蚓这一小小的生物,探讨了生命的意义、自然界的奇妙以及人类应持有的谦逊态度,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观和哲学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