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杨港渡入交石夹四首(其四)
宋 · 杨万里
荻岸何时了,松舟几日停。
波来全蜀白,树去两淮青。
柔橹殊清响,征人自厌听。
不知谁子醉,垂手瞰江亭。
波来全蜀白,树去两淮青。
柔橹殊清响,征人自厌听。
不知谁子醉,垂手瞰江亭。
注释
荻岸:长满荻草的江岸。何时了:何时能结束。
松舟:用松木制成的小船。
几日停:停留了几天。
全蜀白:江水泛着蜀地的白色。
两淮青:两淮两岸的树木颜色翠绿。
柔橹:轻柔的船桨。
殊清响:特别清脆的声音。
征人:出征的士兵。
厌听:感到厌倦。
谁子:哪位。
瞰:俯瞰。
江亭:江边的亭子。
翻译
芦苇岸边何时才能结束,松木小舟又停泊了多久。江波涌来,整个蜀地都映成白色,船只离去,两淮两岸的树木显得更加青翠。
轻轻摇动的船桨发出清脆的声音,征战在外的士兵却感到厌倦了这样的声音。
不知道是谁在醉酒中,低垂着手看着江边的亭子。
鉴赏
这首诗是南宋时期文学家杨万里所作,属于豪放派词风,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归属与自由的向往。
"荻岸何时了,松舟几日停。" 这两句点出了时间的流逝和旅途中的暂停,"荻岸" 和 "松舟"都是古代常见的行旅景象,通过这两个意象,诗人表达了对归期的期待。
"波来全蜀白,树去两淮青。" 这两句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自然图景。"波来全蜀白" 可能指的是水流携带着白色的浪花或是波光四溢,而 "树去两淮青" 则描写了树木在季节更替中呈现出的绿意,这些都是诗人旅途所见,通过对比手法强调了自然景象的美丽。
"柔橹殊清响,征人自厌听。" 这两句则转向内心体验,"柔橹" 指的是细雨或是微风,而 "殊清响" 则可能是指远方传来的某种声音。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远方美好事物的渴望,但却又感到厌倦,因为那不是他现实中的体验。
"不知谁子醉,垂手瞰江亭。" 最后两句则描绘了一副闲适自得的生活场景。诗人不关心周围的人事,只是在江边的一座亭子里,以一种悠然自得的姿态,享受着大自然的美好。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和个人情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和他对自由与归属的深切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