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题汪无际茸游册三首(其一)赏析

题汪无际茸游册三首(其一)

明 · 郑胤骥
此日迫长至,嗟予季行役。
忽尔来入门,意气殊奕奕。
未及相问劳,怀中出卷册。
题曰茸上游,开缄风两腋。
先之以图绘,次乃文字襞。
新诗数十首,幽响清磔磔。
下笔妙言语,肺附生竹石。
湖山岁欲暮,谁乃逐无益。
一时颇相传,香紫耽奇客。
之子多胜情,同游意俱剧。
遂如投山猿,一一惬所适。
巨细得周省,手口能指画。
人事贵勉强,恬安岂有获。
山气何四时,一任游者择。
胸中无丘壑,笔底谁能摭。
因之想昔游,梦寐余芳泽。
嗒然无一言,予意徒脉脉。
乃今得此卷,使我懊怀释。
微景偿宿逋,旧观快新辟。
人生无胜游,何必异巾帼。

鉴赏

这首明代郑胤骥的诗《题汪无际茸游册三首(其一)》描绘了诗人在一个寒冷季节里,长途跋涉后突然来到友人汪无际家中的情景。诗人情绪高昂,进门即见友人取出一册画册,内含新诗与精美的图绘,清新的诗句如同竹石间的风声,令人赞赏。他们一同欣赏湖山美景,感叹时光匆匆,即使在年末也应追求有益之事。汪无际的雅兴和热情让诗人感到满足,仿佛投身于山水之间,畅游其中。诗人感慨人事需努力,但恬静的生活并非易得,而山川之美任由游者选择。他借此回忆起过去的游历,虽然心中空落,但看到这册画册,心中的遗憾得以缓解,眼前的新景象也带来愉悦。诗人认为人生没有比这更好的游历,甚至超越了女性的快乐。整首诗情感丰富,语言优美,展现了诗人对友情和自然景色的深深热爱。

词语解释

懊怀的意思:心中烦恼。 明 高明 《琵琶记·几言谏父》:“孩儿,吾老入桑榆,自嘆吾之皓首。汝身乖琴瑟,每为汝而懊怀。”...

笔妙的意思:谓笔中妙品。 晋 王羲之 《笔经》:“製笔之法……直中绳,勾中钩,方圆中规矩,终日握而不败,故曰笔妙。”...

笔底的意思:犹笔下。 唐 刘禹锡 《答乐天见忆》诗:“笔底心无毒,杯前胆不豩。” 柯灵 《香雪海·给人物以生命》:“懂得他们性格中最细微的部分时,人物才能在作家笔底活起来。”...

长至的意思:指夏至。夏至白昼最长,故称。《礼记·月令》:“﹝ 仲夏之月 ﹞是月也,日长至,阴阳争,死生分。” 孙希旦 集解:“ 孔氏 曰:长至者,谓日长之至极。大史漏刻,夏至昼漏六十五刻,夜漏三十五刻。愚谓以昏明为限,则夏至昼六十五刻,夜三十五刻;以日之出入为限,则昼六十刻,夜四十刻也。”一说指冬至。自夏至后日渐短,自冬至后日又渐长,故称。《太平御览》卷二八引 后魏 崔浩 《女仪》:“近古妇人常以冬至日上履袜於舅姑,践长至之义也。” 唐 戎昱 《谪官辰州冬至日有怀》诗:“去年长至在 长安 ,策杖曾簪獬豸冠。” 清...

嗒然的意思:◎ 嗒然 tàrán[despondent;dejected;depressed] 形容懊丧的神情嗒然若丧...

尔来的意思:◎ 尔来 ěrlái[since that time] 自那时以来尔来二十有一年矣。——诸葛亮《出师表》...

芳泽的意思:◎ 芳泽 fāngzé[aroma] 古代妇女润发的芳香油,泛指香气施芳泽,正蛾眉。——《列子·周穆王》...

肺附的意思:比喻帝王的亲属或亲戚。《汉书·刘向传》:“臣幸得託肺附,诚见阴阳不调,不敢不通所闻。” 颜师古 注:“旧解云,肺附谓肝肺相附著,犹言心膂也。一説,肺谓斫木之肺札也,自言於帝室犹肺札附於大材木也。” 王念孙 《读书杂志·汉书八》:“余谓肺、附,皆谓木皮也……言己为帝室微末之亲,如木皮之託於木也。”《资治通鉴·晋安帝隆安二年》:“汝家幸缘肺附,蒙国宠荣,覆宗不足以报。” 宋 苏轼 《敕高公绘公纪并防御使制》:“以尔父 士林 ,早缘肺附,逮事 厚陵 ,没于中年,爵不配德。”...

附生的意思:(1).厚养。《荀子·礼论》:“刻生而附生谓之墨,刻生而附死谓之惑。” 杨倞 注:“刻,损减。附,增益也。”按,刻死则谓薄葬。(2). 明 清 时附学生的简称。 清 俞樾 《茶香室续钞·儒士观场》:“ 明 时寄学,亦经提学考取岁试后,准作附生。” 王闿运 《陈景雍传》:“ 通山 附生 张铭 者,负奇志,喜诗酒。”(3).附着在别的物体上生长。如,附生植物。...

何必的意思:[释义](副)有“为什么一定要”的意思,用反问的语气表示不必。 [构成]偏正式:何〔必 [例句]既然不会下雨;何必带伞。(作状语)...

湖山的意思:(1).湖水与山峦。 唐 元稹 《酬郑从事四年九月宴望海亭》诗:“湖山四面争气色,旷望不与人间同。” 唐 杜牧 《江楼晚望》诗:“湖山翠欲结蒙笼,汗漫谁游夕照中。” 宋 曾巩 《归老桥记》:“虽欲遗章綬之荣,从湖山之乐,余知未能遂其好也。” 元 赵孟頫 《钱塘怀古》诗:“湖山靡靡今犹在,江水悠悠只自流。” 林之夏 《生日同泛西湖》诗之一:“ 林逋 、 苏軾 俱名世,指点湖山感慨深。”(2).特指用太湖石堆迭成的假山。 明 汤显祖 《牡丹亭·写真》:“倚湖山梦绕,对垂杨风裊。”...

忽尔的意思:(1).忽然;突然。 三国 魏 郭遐叔 《赠嵇康》诗之一:“欢接无厌,如川赴谷。如何忽尔,将适他俗。” 唐 刘禹锡 《早夏郡中书事》诗:“高帘覆朱阁,忽尔闻调笙。” 宋 吴淑 《江淮异人录·杭州野翁》:“见翁嫗二人对饮于野中,其翁忽尔乘云而上。”(2).假使;倘或。《敦煌变文集·伍子胥变文》:“吾死之后,愿弟得存。忽尔天地开通,为父讐寃杀楚。”《敦煌变文集·孟姜女变文》:“黄天忽尔逆人情,贱妾同向 长城 死。” 蒋礼鸿 通释:“忽尔,假使,倘或。”...

巾帼的意思:◎ 巾帼 jīnguó[women in general] 古代妇女的头巾和发饰。借指妇女诸葛亮数挑战,帝( 司马懿)不出,因遗帝巾帼妇人之饰。——《晋书·宣帝纪》巾帼英雄...

旧观的意思:◎ 旧观 jiùguān[former appearance] 旧时的样子...

巨细的意思:◎ 巨细 jùxì[(things) big and small] 大小(事情)政无巨细,皆断于相。——《史记·田儋传》...

开缄的意思:开拆(函件等)。 唐 李白 《久别离》诗:“况有锦字书,开缄使人嗟。” 宋 欧阳修 《读张李二生文赠石先生》诗:“病眸昏涩乍开缄,灿若月星明错落。” 清 曹寅 《偶得木瓜二枚送橘圃》诗之二:“开缄已许疎襟透,岂惜常年损俸钱。”...

脉脉的意思:[释义](形)默默地用眼神或行动表达情意。 [构成]叠音式 [例句]温情脉脉。(作谓语)...

梦寐的意思:[释义](名)睡梦。 [构成]并列式:梦+寐 [例句]梦寐以求(睡梦中都想着要;形容迫切地希望着)。这是他梦寐以求的东西。(作状语)...

勉强的意思:[释义](1) (形)基本义:能力不够;还尽力做。 (2) (形)不是甘心情愿的。 (3) (形)使人做他自己不愿做的事。 (4) (形)不充足。 (5) (形)将就;凑合。 [构成]并列式:勉+强 [例句]小王勉强坚持工作。(作状语)他不愿就算了;别勉强他了。(作谓语)这个理由很勉强;怕站不住脚。(作谓语)涂料勉强够用一次。(作状语)...

妙言的意思:◎ 妙言 miàoyán[witticism] 一个俏皮话、句子或短语;一个巧妙的、逗人笑的词句;一句机智的话...

乃今的意思:而今;方今;如今。《左传·襄公七年》:“吾乃今而后知有卜筮。”《庄子·在宥》:“躬身求之,乃今也得。” 成玄英 疏:“立身以来,方今始悟。”《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臣闻 比干 剖心, 子胥 鴟夷,臣始不信,乃今知之。” 金 元好问 《范宽秦川图》诗:“乃今得子胸中 秦 ,作诗一笑君应闻。” 清 方苞 《与刘函三书》:“僕闻而慨然以为不使不仁加乎其身,乃今復有其人!”迺今:而今,如今。《汉书·邹阳传》:“臣闻 比干 剖心, 子胥 鴟夷,臣始不信,迺今知之。”...

丘壑的意思:(1).山陵和溪谷。 宋 王安石 《九井》诗:“山川在理有崩竭,丘壑自古相盈虚。”(2).泛指山水幽美的地方。 清 方文 《庐山诗·白鹤观》:“时时过 江 来, 庐山 访丘壑。”(3).乡村;幽僻之地。《北史·魏收传》:“不养望于丘壑,不待价于城市。” 宋 苏轼 《乞罢学士除闲慢差遣札子》:“臣多难早衰,无心进取,得归丘壑以养餘年,其甘如薺。” 明 梁辰鱼 《浣纱记·游春》:“你既无婚,我亦未娶。即图同居丘壑,以结姻盟。”(4).谓隐逸。 南朝 宋 谢灵运 《斋中读书》诗:“昔余游京华,未尝废...

人事的意思:[释义](1) (名)离合、境遇、存亡等情况。 (2) (名)关于工作人员;录用、培养、调配、奖惩等工作。 (3) (名)事理人情。孩子太小;还不懂人事。(作宾语) (4) (名)人力能做到的事。 (5) (名)人的意识的对象。不省人事。(作宾语) [构成]偏正式:人(事 [同音]人士、人世、人氏...

人生的意思:[释义](名)人的生存和生活。 [构成]偏正式:人(生 [例句]人生观。(作定语)[同音]人声...

入门的意思:[释义](1) (动)(入门儿)得到门径;初步学会。工作刚入门。(作谓语) (2) (动)指初级读物(多用做书名)。 [构成]动宾式:入|门...

山气的意思:(1).山中的云雾之气。 汉 淮南小山 《招隐士》:“山气巃嵸兮石嵯峨,谿谷崭巖兮水曾波。” 唐高宗 《九月九日》诗:“野浄山气歛,林疏风露长。” 金 元好问 《僧寺阻雨》诗:“山气森岑入葛衣,砧声偏与客心期。” 曹禺 《北京人》第三幕:“石牌楼后面的夕阳在西方一抹淡紫的山气中隐没下去。”(2).山中气候;山中空气。 明 袁宗道 《夏日小斋杂兴》诗之三:“最怜山气爽,徙榻傍窗纱。” 郭沫若 《游里加湖》:“傍晚在湖边林际散步,山气肃穆,沁人心脾。”...

上游的意思:◎ 上游 shàngyóu(1) [upper reaches (of a river)]∶河流靠近发源地的一段黄河上游(2) [advanced position]∶比喻先进的地位力争上游(3) [superordinate]∶上级只恐上游知道...

胜游的意思:(1).快意的游览。 唐 刘禹锡 《奉和裴侍中将赴汉南留别座上诸公》:“管弦席上留高韵,山水途中入胜游。” 金 元好问 《探花词》:“美酒清歌结胜游,红衣先为渚莲愁。” 明 杨慎 《自香松堡至金龙哨》诗:“云隈月渚两风流,并马探春亦胜游。” 阿英 《盐乡杂信》十一:“觉得今日的胜游,其结果,不过是增加来日的悲痛而已。”(2).指胜游之地。 唐 韩愈 《秋字》诗:“莫以 宜春 远,江山多胜游。” 宋 张淏 《云谷杂记·艮岳》:“ 徽宗 艮岳 为胜游六七,曰 跃龙涧 、 漾春坡 、 桃花闸 、 雁池 、 迷真...

胜情的意思:尽情。 唐 孟棨 《本事诗·情感》:“ 崔 辞去,送至门,如不胜情而入。”高雅的情趣。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栖逸》:“ 许掾 好游山水,而体便登陟。时人云:‘ 许 非徒有胜情,实有济胜之具。’” 明 顾起元 《客座赘语·画事》:“ 李绍箕 ,山水草木,绰有胜情,骨法不凡,究为能品。” 清 陈梦雷 《赠秘书觉道弘五十韵》:“染翰多高癖,临池擅胜情。” 清 恽敬 《与廖听桥书》:“大姪有侠肠,有豪气,有胜情,有远志,然每事必须於不易之理斟酌尽善,则成大器矣。”...

四时的意思:[释义](名)指春、夏、秋、冬四季。 [构成]偏正式:四(时 [例句]四时指春、夏、秋、冬。(作主语)四时的变化影响人的健康。(作定语)...

宿逋的意思:久欠的税赋或债务。 唐 杜牧 《吏部尚书崔公行状》:“民有宿逋不可减於上供者,必代而输之。” 宋 吴处厚 《青箱杂记》卷六:“ 章圣 践祚之初,天下宿逋,数百万计。” 明 宋濂 《贞节堂记》:“初, 思恭 尝娶妻生一子,贫寓外家, 庄 遗钱使营生产,且偿 思恭 之宿逋。” 清 赵翼 《连日笔墨应酬书此一笑》诗:“言情篇什贵雋永,岂比宿逋可催讨。”...

所适的意思:所嫁之人,丈夫。 清 李渔 《奈何天·崖略》:“多少词人能改革?夺旦还生,演作风流剧。美妇因而讐所适,纷纷邪行从斯出。” 清 钮琇 《觚賸·蛟桥幻遇》:“我姐妹五人,各有所适。”...

恬安的意思:安静;安逸。《汉书·严安传》:“心既和平,其性恬安;恬安不营,则盗贼销。”《旧五代史·晋书·张希崇传》:“昔 班仲升 西戍,不敢擅还,以承詔故也。我今入 关 ,断在胸臆,何恬安於不测之地,而自滞耶!”...

同游的意思:见“ 同游 ”。亦作“ 同游 ”。1.互相交往。《国语·齐语》:“世同居,少同游,故夜战声相闻,足以不乖。”《荀子·法行》:“ 曾子 曰:‘同游而不见爱者,吾必不仁也。’” 梁启超 《新中国未来记》第三回:“这两位先生同里,少同学,长同游,壮同事。”(2).一同游览。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捷悟》:“ 王东亭 作 宣武 主簿,尝春月与 石头 兄弟乘马出郊,时彦同游者连鑣俱进。” 朱自清 《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一九二三年八月的一晚,我和 平伯 同游 秦淮河 。”(3).指同游者;同伴。 唐 ...

图绘的意思:(1).图画。《新唐书·文艺传下·李益》:“至《征人》、《早行》等篇,天下皆施之图绘。” 宋 孔平仲 《曹亭独登》诗:“白云依山起,点缀若图绘。”(2).指地图或绘制地图。 严复 《救亡决论》:“即如行军必先知地,知地必资图绘,图绘必审测量。”...

未及的意思:◎ 未及 wèijí(1) [before]∶来不及老师未及说完,下课铃响了(2) [not involve]∶并未涉及他所说的只是事,而未及你本人...

问劳的意思:问候;慰问。 宋 苏辙 《龙川别志》卷下:“﹝ 张安道 ﹞至殿上,见一道人临阶而坐。往就之,相问劳已,道人曰:‘ 张端明 入 蜀 ,今已再矣。’”《剪灯馀话·长安夜行录》:“揖客与语,言辞简当,问劳而已。”《明史·宋忠传》:“ 燕王 侦知之,急令其家人张故旗帜为前锋,呼父兄子弟相问劳。”...

文字的意思:[释义](1) (名)基本义:记录语言的符号;如汉字、拉丁字母等。 (2) (名)语文的书面形式;如汉文、英文等。 (3) (名)指文章。 [构成]并列式:文+字 [例句]古代文字写法有很多种。(作定语)文字是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系统。(作主语)...

无益的意思:[释义](形)没有好处。 [构成]偏正式:无(益 [例句]不开口讲话无益于英语的学习。(作谓语)[同音]无意、无艺、无异...

下笔的意思:◎ 下笔 xiàbǐ[put pen to paper] 落笔...

相问的意思:(1).互相赠送。《礼记·杂记下》:“相问也,既封而退。” 郑玄 注:“相问,尝相惠遗也。”《国语·吴语》:“王乃之坛列,鼓而行之,至於军,斩有罪者以徇,曰:‘莫如此以环瑱通相问也。’” 韦昭 注:“问,遗也。通,行赂以乱军。”(2).询问,质问。《水浒传》第二四回:“那厮一定强不过我!且慢慢地相问他。”...

相传的意思:◎ 相传 xiāngchuán(1) [tradition has it that…]∶长期以来流传下来的相传这事发生在北方(2) [hand down;pass on]∶递相传授...

新诗的意思:(1).新的诗作。 晋 张华 《答何劭诗》之一:“良朋貽新诗,示我以游娱。” 唐 杜甫 《解闷》诗之七:“陶冶性灵存底物?新诗改罢自长吟。” 清 黄遵宪 《奉命为美国三富兰西士果总领事留别日本诸君子》诗:“海外偏留文字缘,新诗脱口每争传。”(2).指“五四”以来的白话诗。 毛泽东 《关于诗的一封信》:“诗当然应以新诗为主体。” 李一氓 《<阿英文集>序》:“你写新诗,我填旧词,也是个诗人高唱的时代。”...

行役的意思:(1).旧指因服兵役、劳役或公务而出外跋涉。《诗·魏风·陟岵》:“嗟!予子行役,夙夜无已。”《周礼·地官·州长》:“若国作民而师田行役之事,则帅而致之。” 贾公彦 疏:“行谓巡狩,役谓役作。” 汉 桓宽 《盐铁论·备胡》:“行役戍备,自古有之,非独今也。” 唐 戴叔伦 《将巡郴永途中作》诗:“行役留三 楚 ,思归又一春。” 清 黄宗羲 《明夷待访录·兵制一》:“夫五十口而出一人,而又四年方一行役,以一人计之,二十岁而入伍,五十岁而出伍,始终三十年,止歷七践更耳。”(2).泛称行旅,出行。 南朝 梁...

胸中的意思:心中。多指人的思想境界或精神状态。《孟子·离娄上》:“胸中正,则眸子瞭焉;胸中不正,则眸子眊焉。”《史记·苏秦列传》:“是故明主外料其敌之彊弱,内度其士卒贤不肖,不待两军相当而胜败存亡之机固已形於胸中矣。” 明 王守仁 《泛海》诗:“险夷原不滞胸中,何异浮云过太空。”《儿女英雄传》第一回:“脸上一团正气,胸中自然是一片至诚。”...

言语的意思:◎ 言语 yányǔ[spoken language;speech] 说出来的话;说出来的一个词◎ 言语 yányu[speak out] 〈方〉∶招呼;回答;开口回答呀,别不言语◎ 言语 yányu[speech;answer;speak;talk] 说话与人罕言语。——明· 魏禧《大铁椎传》市人之言语。——唐· 杜牧《阿房宫赋》...

意气的意思:◎ 意气 yìqì(1) [will and spirit]∶志向与气概意气风发意气扬扬。——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2) [spirit;expression]∶精神;神色意气自若。——清· 邵长蘅《青门剩稿》意气之盛。——宋· 欧阳修《新五代史·伶官传》(3) [interest]∶志趣意气投合(4) [personal prejudice]∶偏激、任性的情绪意气用事...

奕奕的意思:(1).高大貌。《诗·大雅·韩奕》:“奕奕 梁山 ,维 禹 甸之。” 毛 传:“奕奕,大也。” 唐 沉佺期 《从幸香山寺应制》诗:“ 南山 奕奕通丹禁,北闕峩峩连翠云。”(2).盛貌;众多貌。《文选·左思<吴都赋>》:“缔交翩翩,儐从奕奕。” 吕向 注:“奕奕,盛貌。”《文选·谢惠连<雪赋>》:“蔼蔼浮浮,瀌瀌奕奕。” 李善 注引《广雅》曰:“蔼蔼奕奕,盛貌。” 宋 苏轼 《和答庞参军》:“奕奕千言,粲焉陈诗。” 明 归有光 《送嘉定丞鲁侯序》:“仪观伟然,舆马奕奕。”(3).美好貌。《诗·鲁颂·閟...

一一的意思:◎ 一一 yīyī[one by one;one after another] 一个一个地;依次地一一检查好一一听之。——《韩非子·内诸说上》一一以叶自彰。——三国魏·邯郸淳《笑林》一一为具言。——晋·陶渊明《桃花源记》一一自辨。——宋·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一一详述之。——清·方苞《狱中杂记》...

一言的意思:(1).一个字。《论语·卫灵公》:“ 子贡 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子 曰:‘其恕乎!’” 汉 班固 《白虎通·谥篇》:“謚或一言或两言,何?文者以一言为謚,质者以两言为謚。”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物色》:“皎日嘒星,一言穷理;参差沃若,两字穷形。”(2).一句话;一番话。《书·立政》:“时则勿有间之,自一话一言。我则末惟成德之彦,以乂我受民。”《左传·僖公二十八年》:“ 楚 一言而定三国;我一言而亡之。” 唐 魏徵 《述怀》诗:“ 季布 无二诺, 侯嬴 重一言。” 元 纪...

一时的意思:◎ 一时 yīshí(1) [period of time]∶一个时期此一时彼一时一时多少豪杰。——宋·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2) [for a sort while;temporary;momentary]∶短时间一时半刻一时纫。——《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一时从者千人。——清·邵长蘅《青门剩稿》(3) [at the same time]∶同一时候。一时收禽(一时:同时。禽:通“擒”。收禽:逮捕奸党)。——《后汉书·张衡传》一时皆下。——唐·李朝威《柳毅...

一任的意思:(1).担任官职期满为一任。 宋 苏轼 《东坡志林·致仕》:“士人歷官一任,得外无官谤,中无所愧于心。”《宋史·孝宗纪一》:“ 乾清 二年六月戊戌,詔:改官人实歷知县一任,方许关升,著为定式。” 元 杨显之 《潇湘雨》第一折:“幼习儒业,颇看诗书,受十年苦苦孜孜,博一任欢欢喜喜,小生今上朝取应去。”(2).听凭。 唐 杜甫 《鸥》诗:“雪暗还须浴,风生一任飘。” 仇兆鳌 注引 罗大经 云:“虽风雪凌厉,亦不暇顾。” 元 无名氏 《度柳翠》第一折:“一任你漫天飞柳絮;儘着你满地落风尘。”《儿女英雄传...

余芳的意思:(1).馀留的香气。 晋 陶潜 《闲情赋》:“愿在衣而为领,承华首之餘芳。” 唐 柳宗元 《南中荣橘柚》诗:“密林耀朱緑,晚岁有餘芳。”(2).残花。 前蜀 韦庄 《寄园林主人》诗:“晓鶯閒自囀,游客暮空归。尚有餘芳在,犹堪载酒来。” 欧阳予倩 《黛玉葬花》第二场:“红瘦绿肥人寂寞,杜鹃声里吊余芳。”(3).比喻身后留传的德行。《晋书·儒林传序》:“故搢绅之士靡然嚮风,餘芳遗烈,焕乎可纪者也。” 明 谢廷杰 《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序》:“公之文章与其功业并传无斁,恢恢乎有餘芳矣。”...

磔磔的意思:(1).象声词。鸟鸣声。 宋 苏轼 《石锺山记》:“而山上栖鶻,闻人声亦惊起,磔磔云霄间。” 宋 陆游 《露坐》诗:“磔磔禽移树,芒芒月堕空。” 清 黄景仁 《鹊踏枝·鹧鸪》词:“只许隔花啼磔磔,啼时又惹天如墨。”(2).象声词。琴声。 宋 苏轼 《游桓山会者十人以春水满四泽夏云多奇峰为韵得泽字》:“弹琴石室中,幽响清磔磔。”(3).象声词。棋子声。 宋 黄机 《传言玉女·次岳总干韵》词:“纹楸玉子,磔磔敲春昼。”(4).象声词。爆竹声。 宋 陈元靓 《岁时广记·元旦上·燃爆竹》:“ 潁滨 《...

指画的意思:◎ 指画 zhǐhuà(1) [point at]∶用手指指;指点孩子们指画着,“看,飞机!三架!又三架!”(2) [to draw with finger,nail or palm]∶以手代笔,蘸墨作画(3) [traditional Chinese painting drawn in this special way]∶用指画出的国画...

之子的意思:这个人。《诗·周南·汉广》:“之子于归,言秣其马。” 郑玄 笺:“於是子之嫁,我愿秣其马。” 晋 潘岳 《悼亡诗》:“之子归穷泉,重壤永休隔。” 金 元好问 《寄赠庞汉》诗:“之子贫居久,诗文日有功。” 清 方文 《李临淮玄素招集松筠阁》诗:“之子蓄奇怀,中宵肆良讌。”...

周省的意思:遍览。 宋 欧阳修 《自岐江山行至平陆驿》诗:“登临虽云劳,巨细得周省。”...

竹石的意思:竹与石。《南史·袁粲传》:“郡南一家颇有竹石, 粲 率尔步往,亦不通主人,直造竹所,啸咏自得。” 唐 李白 《赠宣城赵太守悦》诗:“闲吟步竹石,精义忘朝昏。” 唐 杜甫 《绝句》之二:“青溪先有蛟龙屈,竹石如山不敢安。”...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