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燕城读史(其三)赏析

燕城读史(其三)

宋 · 罗公升
始皇渡江项籍笑,魏朝失政高欢讥。
奸雄觇国自有在,岂必儒者能知几。

注释

始皇:秦始皇。
渡:渡过。
江:长江。
项籍:项羽。
笑:嘲笑。
魏朝:魏国。
失政:政治腐败。
高欢:北齐开国皇帝。
奸雄:狡猾的英雄。
觇:窥探,观察。
国:国家。
自:自己。
在:存在。
岂:难道。
必:一定。
儒者:读书人。
能:能够。
知:预见。
几:未来。

翻译

秦始皇过江时,项羽露出嘲笑,魏朝政治腐败,高欢讽刺不已。
那些狡猾的英雄人物观察国家形势自有他们的见解,哪里一定需要读书人来预见未来呢。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罗公升的《燕城读史(其三)》。诗中通过秦始皇过江时项羽的嘲笑和魏朝失政时高欢的讽刺,暗示历史上的英雄人物对于国家兴衰有着独特的洞察力,并质疑是否非儒者就无法理解这些政治变迁。诗的主题围绕着对历史事件的反思和对权谋智略的认同,体现了作者的历史观和对英雄人物的评价。罗公升以简洁的语言,寓言式的表达,揭示了历史进程中的复杂人事与智谋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