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题刘直卿崇兰轩赏析

题刘直卿崇兰轩

宋 · 杨万里
风亦何须过,林仍不厌深。
莫将春色眼,来看岁寒心。
政坐香通国,端令佩满襟。
楚人更饶舌,得免世间寻。

拼音版原文

fēngguòlínréngyànshēn

jiāngchūnyǎnláikànsuìhánxīn

zhèngzuòxiāngtōngguóduānlìngpèimǎnjīn

chǔréngèngráoshémiǎnshìjiānxún

注释

风亦:风儿。
何须:何必。
过:过分吹过。
林:树林。
仍:依旧。
不厌:深深喜欢。
莫:不要。
将:拿来。
春色:春天的景色。
眼:衡量。
岁寒心:寒冬的考验。
政:正。
坐:使得。
香通国:香气飘散全国。
端令:使得。
佩:芬芳。
楚人:楚地的人们。
饶舌:善言辞。
得免:但愿能。
世间寻:世间的纷扰。

翻译

风儿何必过分吹过,树林依旧深深喜欢。
不要用春天的景色来衡量我的心,它能承受寒冬的考验。
香气飘散全国,使得人人衣襟上都沾染了芬芳。
楚地的人们更善言辞,但愿我能避开世间的纷扰。

鉴赏

这首诗是南宋时期的文学家杨万里所作,名为《题刘直卿崇兰轩》。从诗中可以感受到作者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和深刻领悟,以及他对于人生态度与情感世界的独到见解。

“风亦何须过,林仍不厌深。” 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赞赏。即使是微风,也无需急于一闪而过,因为林中依旧保持着不为人知的深邃与神秘。这里,“风”和“林”象征着静谧与悠长,是诗人内心世界的一种写照。

“莫将春色眼,来看岁寒心。” 这两句则是对时光流转中情感变迁的思考。作者似乎在告诫自己或他人,不要用欣赏春天之美的眼光去审视那些在岁月寒冷中形成的心灵创伤。这两句传达了一种对生命历程中苦难与挑战的理解和接纳。

“政坐香通国,端令佩满襟。” 这两句描绘了一个超凡脱俗的境界。在这静谧的氛围中,兰花的清香似乎能够穿越尘世的喧嚣,直达天国,而佩戴着这些兰花的人,也因此而显得庄严肃穆。

“楚人更饶舌,得免世间寻。” 最后两句则是一种超脱世俗纷争的心态。诗人提到“楚人”——可能是指那些在历史上以多言著称的楚国之人,而自己却选择了沉默和逃避,从而在喧嚣的人世间寻得一份解脱。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绘,表现了诗人对于超脱尘世、追求心灵自由的向往。同时,也反映出作者深厚的文化素养与个人情感的复杂性,是一首融合了哲理思考与艺术表达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