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二十八夜月赏析

二十八夜月

明 · 苏福
五鼓才终擂正哗,蛾眉初上海之涯。
江州商妇知羞者,犹把琵琶半面遮。

鉴赏

这首诗描绘的是夜晚五更时分,月色明亮,江边的商妇们还在热闹地活动。其中一位女子可能因为害羞,还用琵琶遮掩自己的面容。诗人苏福通过此景,展现了江州夜晚独特的市井生活气息和女性的含蓄之美。"蛾眉初上海之涯"形象地描述了月光洒在女子如黛的眉毛上,如同海浪轻抚沙滩,而"犹把琵琶半面遮"则透露出一丝神秘与羞涩。整体上,这是一幅生动的江南夜市风俗画。

词语解释

半面的意思:(1).《后汉书·应奉传》“ 奉 少聪明” 李贤 注引 三国 吴 谢承 《后汉书》:“ 奉 年二十时,尝诣 彭城 相 袁贺 , 贺 时出行闭门,造车匠於内开扇出半面视 奉 , 奉 即委去。后数十年於路见车匠,识而呼之。”后因用以称瞥见一面。《北齐书·杨愔传》:“其聪记强识,半面不忘。” 唐 钱起 《赠李十六》诗:“半面喜投分,数年钦盛名。”(2).脸面的一半或部分。 明 汤显祖 《牡丹亭·惊梦》:“停半晌、整花鈿。没揣菱花,偷人半面,迤逗的彩云偏。”《西游补》第六回:“﹝ 行者 ﹞不住的掩泪,单单...

蛾眉的意思:[释义](名)也作娥眉,指女子细长的眉毛,泛指貌美的女子。 [构成]偏正式:蛾(眉...

琵琶的意思:◎ 琵琶 pípa[pi-pa,a plucked string instrument with a fretted fingerboard] 中国的一种四弦乐器,弹奏如吉他,其主要部分大如诗琴,颈部有琴柱12个以上,伸入主体部分的琵琶,是在西汉“裁筝筑”的基础上逐步发展起来的。它从西汉试制,历东汉、魏晋、至隋唐,基本定型。它在汉末魏初始获“枇杷”名。魏晋时,因“枇杷”二字音,改名“琵琶”...

上海的意思:◎ 上海 Shànghǎi[Shanghai] 中国最大的工商业城市,中央直辖市,世界特大城市和十大港口之一。地扼长江出海口。面积6,186平方公里,人口1,185万...

五鼓的意思:◎ 五鼓 wǔgǔ[the fifth watch just before dawn] 见“五更”条戊申晦五鼓。——清· 姚鼐《登泰山记》...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