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上夕集鹤柴分咏所得元醮坛铜匜赏析

上夕集鹤柴分咏所得元醮坛铜匜

清 · 蒋曰豫
檀波已歇菭纹蹙,冷晕香班剔丛绿。
发匣回镫四座看,传闻曾列延春阁。
径围尺六广杀三,有侈其腹口不函。
雷回云薄走螭虬,宝贵不异尊敦盘。
当时九府停圜法,可惜难资水衡乏。
演揲书传梵供兴,尚方奇巧乘时剧。
画革旁行字数行,勒名还记郑元康。
冶青濯绛鼓精气,作手何数工堂狼。
纪年至正岁丁酉,弥勒香军渐颐夥。
秘密犹酣影窟身,咒词亲授天魔口。
一朝冷落亦可哀,组铃扇鼓皆成灰。
阅人羡尔坚能寿,不例铜驼棘底埋。
圣奴老去河山缺,熨手脂痕不能热。
照遍人间今古愁,窥檐只有团栾月。
取次摩挲冷兴饶,银花火树避烦嚣。
床头试拨藏春瓮,击盏声还借影浇。

鉴赏

这首清代蒋曰豫的《上夕集鹤柴分咏所得元醮坛铜匜》描绘了一件精致的铜匜在元醮坛上的使用情景。首句“檀波已歇菭纹蹙”以檀香气息的消散和细致的花纹描绘了铜匜的精美。接着,“冷晕香班剔丛绿”进一步渲染了铜器表面的冷光和绿色斑驳,暗示其年代久远。

“发匣回镫四座看,传闻曾列延春阁”两句,通过打开盒子展示给众人观赏,并提及它曾陈列于延春阁的往事,增加了铜匜的历史感和贵重性。“径围尺六广杀三”则具体描述了它的尺寸和形状。

“雷回云薄走螭虬”运用比喻,形容其线条流畅如龙蛇,显示出匠人的高超技艺。“宝贵不异尊敦盘”强调其价值与尊贵的酒器相当。接下来,诗人惋惜地说,这件宝物未能在财政困难时期发挥作用。

“当时九府停圜法”暗指社会动荡,而铜匜的制作工艺却依然精湛。“演揲书传梵供兴”则将其与宗教活动联系起来,说明其在仪式中的重要地位。最后,诗人感慨铜匜的命运变迁,从热闹到冷落,但其坚固耐用,得以留存。

整首诗通过对铜匜的细致描绘和历史联想,展现了作者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欣赏和对工艺美术的深厚兴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