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山临水吟
宋 · 邵雍
山有乔峰水有涛,未能容屐岂容舠。
非无仁智斯为乐,少有登临不惮劳。
言味止知甘脍炙,语真谁是识琼瑶。
自惭不尽人才处,长恨今人论太高。
非无仁智斯为乐,少有登临不惮劳。
言味止知甘脍炙,语真谁是识琼瑶。
自惭不尽人才处,长恨今人论太高。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山:高山。乔峰:高大的山峰。
水:水。
涛:波涛。
屐:木屐。
舠:小船。
仁智:仁爱和智慧。
乐:乐趣。
登临:登高望远。
惮劳:害怕劳累。
脍炙:美味佳肴。
琼瑶:美玉,比喻高深的言论。
惭:惭愧。
人才:才学。
论:评价。
太高:过高。
翻译
山上有高大的山峰,水中有汹涌的波涛,如果连木屐都不能承载,又怎能容纳小船呢。并非没有仁爱智慧的人才能享受这种乐趣,只是很少有人能登高望远而不怕劳累。
言语中只懂得品味美味佳肴,谁能真正理解深奥如美玉的言论呢。
我自感才学不足,常常遗憾当今人们对人才的评价过高。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山水之间的壮丽景色,以"山有乔峰水有涛"起笔,展现出山势高峻、水流汹涌的画面。诗人感慨自己不能像古人那样轻松地徒步登山或泛舟游水,暗示了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和现实中的某种困境。
"非无仁智斯为乐,少有登临不惮劳"表达了诗人认为,真正的快乐并非物质享受,而是内心的智慧与坚韧,即使登山涉水辛苦,也乐在其中。这里体现了诗人超脱物外、追求精神层面乐趣的人生态度。
"言味止知甘脍炙,语真谁是识琼瑶"借美食和美玉来比喻语言的魅力,表达出诗人对于深刻而真挚言语的欣赏,认为能真正理解这种高雅之言的人并不多。
最后两句"自惭不尽人才处,长恨今人论太高",诗人自谦未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同时也感叹当今人们对才情的过高评价,流露出一种怀才不遇的淡淡哀愁。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山水意象和自我反思,展现了邵雍淡泊名利、追求精神境界的思想,以及对社会评价标准的独到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