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乡人祐上人从师归当阳
元 · 揭傒斯
学道玉泉寺,从师天子都。
流年春事半,归路客帆孤。
山势遥连蜀,江声不入吴。
故园如可到,种芋有遗区。
流年春事半,归路客帆孤。
山势遥连蜀,江声不入吴。
故园如可到,种芋有遗区。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僧人祐上人从京城天子都返回家乡当阳的情景,充满了对道途的追求与对故乡的思念。首联“学道玉泉寺,从师天子都”,点明了祐上人的身份和他求学修行的地点,玉泉寺作为佛教圣地,象征着高深的佛法修为;而“天子都”则暗示了其师的尊贵地位,以及在京城学习的非凡经历。
颔联“流年春事半,归路客帆孤”,以时间的流逝和旅途的孤独,表达了祐上人归途中的心境。春去半程,时光匆匆,而独自一人的舟行,更显出旅途的寂寞与艰辛。
颈联“山势遥连蜀,江声不入吴”,通过壮丽的山水景象,展现了祐上人归途所见的自然风光。山势绵延至蜀地,江水奔腾,却似乎与吴地的景象相隔,寓含着对故乡的深切思念。
尾联“故园如可到,种芋有遗区”,表达了祐上人对故乡的向往和期待。即使归途遥远,心中仍怀揣着回到故土的愿望,想象着在故乡有一片可以种植芋头的土地,寄托了他对家园的深厚情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祐上人求学与归乡的心路历程,既展现了佛教修行者的坚定与执着,也抒发了对故乡的深深眷恋之情,体现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