浔阳陶氏别业
唐 · 刘慎虚
陶家习先隐,种柳长江边。
朝夕浔阳郭,白衣来几年。
霁云明孤岭,秋水澄寒天。
物象自清旷,野情何绵联。
萧萧丘中赏,明宰非徒然。
愿守黍稷税,归耕东山田。
朝夕浔阳郭,白衣来几年。
霁云明孤岭,秋水澄寒天。
物象自清旷,野情何绵联。
萧萧丘中赏,明宰非徒然。
愿守黍稷税,归耕东山田。
拼音版原文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士在浔阳(今江西省境内)种植柳树、过着宁静生活的情景。开篇“陶家习先隐,种柳长江边”表明陶氏家族选择了隐居的生活,并且在长江边种植柳树,通过这种方式与自然和谐相处。
接着,“朝夕浔阳郭,白衣来几年”则透露出隐士平日里往返于浔阳古城附近,穿着简单的白衣,时间久远。这里的“白衣”象征着清贫和不染尘俗。
第三句“霁云明孤岭,秋水澄寒天”描绘了隐士所处环境的美丽景色:雨过天晴时,云雾散去显露出孤独的山岭;秋季的江水清澈见底,空气中带着一丝凉意。
“物象自清旷,野情何绵联”表达了隐士对自然界无拘无束、清新脱俗的情感,以及他对大自然深厚而不尽的感情。
接下来的“萧萧丘中赏,明宰非徒然”则指出隐士在丘陵间享受着风声,同时也暗示了他内心的明澈和清醒,并非简单的闲适之举。
最后,“愿守黍稷税,归耕东山田”表达了诗人对农耕生活的向往,他希望能够留在这里,过上缴纳租税、回归东山耕作土地的平凡生活。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绘和隐士情感的抒发,展现了古人对于清贫自守、与世无争的理想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