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送刘都谏谪辽阳赏析

送刘都谏谪辽阳

明 · 袁宗道
立志为诤臣,万死应不悔。
含笑辞白发,结束向辽海。
辽海急兵戈,山高集犀锁。
久与狡倭持,战氛何时解。
万里调客兵,饷绝兵饥馁。
脱巾侮大将,易若捕虫豸。
未战心先携,兵骄将复猥。
百无一堪用,可恃复安在。
君行好折冲,旄节久相待。
勉矣立功名,身为国沟垒。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袁宗道所作的《送刘都谏谪辽阳》。诗中表达了对友人刘都谏被贬至辽阳的不舍与担忧,同时也流露出对国家边疆战事的忧虑。

首句“立志为诤臣,万死应不悔”展现了刘都谏的高尚品格和坚定意志,即使面临生死考验,也愿意为国家直言进谏。接着,“含笑辞白发,结束向辽海”描绘了刘都谏告别家人,踏上前往辽阳的旅程,虽然内心充满不舍,但依然以微笑面对,展现出他的勇敢与决心。

“辽海急兵戈,山高集犀锁”点明了辽阳边境的紧张局势,暗示了战争的紧迫性。接下来的“久与狡倭持,战氛何时解”表达了对战争持续不断的忧虑,以及对和平早日到来的渴望。

“万里调客兵,饷绝兵饥馁”描述了远征客兵的艰难处境,由于物资供应中断,士兵们面临着饥饿的威胁。而“脱巾侮大将,易若捕虫豸”则讽刺了某些将领的无能,比喻他们如同捕捉昆虫一样容易被取代。

“未战心先携,兵骄将复猥”揭示了军队内部的问题,士兵因长期征战而心生动摇,将领们的骄横和贪欲更是加剧了这种不安。最后,“百无一堪用,可恃复安在”表达了对当前军事力量的质疑,似乎找不到可以信赖的力量来应对危机。

“君行好折冲,旄节久相待”是对刘都谏的鼓励,希望他能在辽阳发挥重要作用,抵御外敌。而“勉矣立功名,身为国沟垒”则是对刘都谏的期待,希望他能够建立功勋,成为国家的坚强壁垒。

整首诗情感饱满,既有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也有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怀,展现了诗人深沉的责任感和忧国忧民的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