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枕石赏析

枕石

宋 · 方岳
短簟相携入薜萝,且容眠石略婆娑。
未曾八月暑如此,何处中秋天最多。
一壑风烟贫受用,百年时序老消磨。
夕阳篱落谁横笛,似识山樵扣角歌。

拼音版原文

duǎndiànxiāngxiéluóqiěróngmiánshílüèsuō

wèicéngyuèshǔchùzhōngqiūtiānzuìduō

fēngyānpínshòuyòngbǎiniánshílǎoxiāo

yángluòshuíhéngshíshānqiáokòujiǎo

注释

短簟:竹席。
薜萝:藤蔓植物,象征隐居之地。
婆娑:摇摆不定,形容动作闲适。
八月暑:八月的炎热天气。
中秋天最多:中秋时节最宜人的凉爽。
一壑:山谷。
贫受用:虽贫苦却感到满足。
老消磨:岁月消逝。
夕阳篱落:傍晚的篱笆边。
山樵:山中的樵夫。
扣角歌:砍柴人吹奏的角声。

翻译

我们手握竹席踏入藤蔓丛中,暂且躺在石头上享受片刻的悠闲。
从未在八月感受到这样的酷暑,哪里的中秋时节才拥有最多的清凉呢?
山谷间的风烟是我贫寒生活的慰藉,漫长的岁月就这样慢慢流逝。
夕阳下,篱笆旁是谁吹着横笛,那旋律仿佛能辨识出山夫砍柴时的号子声。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山野林中的静谧画面,诗人与友人携手进入丛生的薜萝之中,甚至在石头上小憩。八月的暑气异常,似乎比往年更为炎热,而中秋节的夜晚却格外多见。山间的风景因时间流逝而显得有些贫瘠,一百年的时光也在不断地消磨着一切。在夕阳的映照下,有人在篱笆旁吹起横笛,旋律悠扬,似乎能识破山中的樵夫,在角落里吟唱着歌谣。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抒发了诗人对时光易逝、世事无常的感慨,以及对山野生活的向往和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