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和大司马联峰先生诗二首用其起句(其二)赏析

和大司马联峰先生诗二首用其起句(其二)

明 · 杨爵
席地檐前趁晚凉,逍遥不是傲羲皇。
蹇修天亦怜吾拙,拯溺人堪为世忙。
兴着野花呈艳好,情关幽鸟弄笙簧。
生涯老去无长物,一卷韦编袖里藏。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老者在傍晚乘凉的悠闲生活,表达了对自然与生活的热爱,以及对社会事务的关心。诗中运用了多种意象,如野花、幽鸟、韦编等,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生动的画面。

首句“席地檐前趁晚凉”,描绘了老者在傍晚时分,选择在屋檐下或地上铺席,享受凉爽的时光,体现了对自然之美的追求和对闲适生活的向往。

“逍遥不是傲羲皇”一句,通过对比逍遥自在的生活状态与古代帝王的威严,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推崇,同时也暗示了对权力的淡泊态度。

“蹇修天亦怜吾拙,拯溺人堪为世忙”两句,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将自然界的天和人为的救助行为赋予情感,表达了对自然界和人类互助精神的赞美。其中,“蹇修”可能是指不善言辞或行动迟缓的人,这里用来形容自己;“拯溺”则指救助落水之人,象征着对社会的责任感和助人为乐的精神。

“兴着野花呈艳好,情关幽鸟弄笙簧”描绘了自然界的美好景象,野花绽放,幽鸟鸣叫,构成了一幅和谐动人的画面,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和内心的愉悦。

最后一句“生涯老去无长物,一卷韦编袖里藏”总结了诗人的一生,虽然年华已逝,但内心依然保持着简朴的生活态度,仅以一卷书为伴,体现了对知识的珍视和对精神世界的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日常生活场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社会和自我生活的深刻感悟,以及对简朴、自由、和谐生活方式的向往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