吊李允成知县
盲工操斤选朴樕,铜柯石根弃如掷。
呜呼斯人何不淑,天畀之多人则啬。
白眼千百碌碌子,老虎可缚蛟可馘。
神锋屡染鸡鹜血,绕匣龙蛇夜悲泣。
英灵不合世间著,蚁宫历游无半席。
不如收拾还山川,化为球琳尚华国。
意气偶合肝肠倾,手栽檀栾食予实。
至今敛翼蓬蒿中,不与燕雀同感激。
霜风吹愁愁更浓,屈折长虹玉三尺。
晨兴揽衣发深省,古来精诚可裂石。
玄堂文成许见不,鱼与熊掌当取一。
拼音版原文
注释
百年:历经百年。造化:大自然的雕琢。
霜雪:巨大树木。
十围:极大。
易得:轻易获得。
盲工:瞎眼工匠。
朴樕:粗糙木材。
铜柯:优质木材。
石根:被弃之物。
掷:丢弃。
斯人:此人。
淑:幸运。
畀:给予。
啬:吝啬。
白眼:平庸之人。
碌碌子:无能之辈。
馘:斩杀。
神锋:神剑。
鸡鹜血:鸡鸭血。
悲泣:悲鸣。
英灵:英魂。
世间著:留在尘世。
蚁宫:蚂蚁窝。
球琳:瑰宝。
华国:装饰国家。
檀栾:优质树木。
食予实:果实供我享用。
敛翼:隐藏。
蓬蒿:草丛。
感激:同流合污。
霜风:寒霜。
愁:愁绪。
玉三尺:三尺玉带。
古来:古人。
精诚:真诚。
裂石:穿透石头。
玄堂:文章。
文成:文章完成。
许见:能否见到。
鱼与熊掌:鱼和熊掌。
取一:选择一样。
翻译
历经百年大自然的雕琢,巨大的树木怎能轻易获得。瞎眼工匠挥斧挑选粗糙木材,优质木材却被他们随意丢弃。
哎,这人怎么如此不幸,上天给予他太多反而吝啬。
众多平庸之人,连老虎和蛟龙也无法束缚或斩杀。
他的神剑沾满鸡鸭血,夜晚在剑匣中龙蛇般悲鸣。
他的英魂不应留在尘世,连蚂蚁窝也容不下他半席之地。
不如回归山川,化为瑰宝装饰国家。
一时意气相投,他全心投入,亲手种植檀栾,果实供我享用。
直到如今,他仍隐藏在草丛中,不与平凡人同流合污。
寒霜吹过,愁绪更浓,如同弯月挂在三尺玉带。
清晨醒来,深思反省,古人的真诚足以穿透石头。
是否能见到他的文章,鱼和熊掌,只能选择一样。
鉴赏
这首诗是南宋时期的文学家李流谦所作,名为《吊李允成知县》。从诗中可以感受到作者深沉的哀悼之情和对逝者的怀念,以及对于世事变迁、人生无常的深刻感悟。
“百年造化无遗力,霜雪十围岂易得。” 这两句描绘了时间的残酷与自然力的不可抗拒,表达了对逝者李允成知县生命力气力的赞美和哀悼。
接下来的“盲工操斤选朴樕,铜柯石根弃如掷。”则通过比喻手法,形象地展示了诗人对于李允成知县才华横溢、不被世人所识的惋惜。
“呜呼斯人何不淑,天畀之多人则啬。”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当时社会现状的不满和哀叹,认为李允成知县这样的贤才没有被世人所理解和重视。
“白眼千百碌碌子,老虎可缚蛟可馘。”这里通过生动的比喻,强调了诗人对于逝者的哀悼之情,以及对其才能和品德的高度评价。
“神锋屡染鸡鹜血,绕匣龙蛇夜悲泣。”这两句则描写了李允成知县在生前所遭受的磨难和挫折,以及诗人对于他命运的同情。
“英灵不合世间著,蚁宫历游无半席。”表达了对逝者才华与精神不为世俗所容的悲哀,以及诗人对其生前经历的深刻理解。
“不如收拾还山川,化为球琳尚华国。”这两句则是一种超脱现实的美好愿景,希望逝者能够超然物外,重返自然之中。
“意气偶合肝肠倾,手栽檀栾食予实。”这里通过对比和反衬的手法,表现了诗人与逝者的精神相通,以及对其才能的深刻认同。
“至今敛翼蓬蒿中,不与燕雀同感激。”这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于逝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赞美,及个人对于逝者的哀悼之情依旧如故。
“霜风吹愁愁更浓,屈折长虹玉三尺。”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内心的悲凉和愁绪,以及对逝者才华的无限哀悼。
“晨兴揽衣发深省,古来精诚可裂石。”这两句则是对逝者的品格和才情的高度评价,以及对其生平事迹的回忆与反思。
最后,“玄堂文成许见不,鱼与熊掌当取一。”表达了诗人对于逝者学问和文章的赞赏,以及希望能够亲自目睹其文墨遗作的心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