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李长庚
明 · 卢龙云
多年抚字愧功成,窃禄长惭负圣明。
宾客为谁誇北海,文章于尔识西京。
草茅书就张天觉,鹦鹉才高祢正平。
秋好会当随计吏,骏金还自重燕城。
宾客为谁誇北海,文章于尔识西京。
草茅书就张天觉,鹦鹉才高祢正平。
秋好会当随计吏,骏金还自重燕城。
鉴赏
此诗《答李长庚》由明代诗人卢龙云所作,通过诗中表达的情感与意象,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自身功绩的谦逊自省,以及对友情、才华与未来的期待。
首联“多年抚字愧功成,窃禄长惭负圣明”,诗人以“抚字”自谦,表示自己在治理地方或教化百姓方面虽有多年经验,但深感未能取得显著成就,内心充满愧疚,同时对自己领取官俸却未对国家做出更大贡献感到惭愧,体现了其对职责的深刻反思和对国家的忠诚。
颔联“宾客为谁誇北海,文章于尔识西京”,诗人以“北海”和“西京”借指高雅的文士和文学中心,表达了自己在众多文人中并不显眼,但在文学上能够识别出真正的才华,暗示了对自身文学才能的自信与谦虚并存的态度。
颈联“草茅书就张天觉,鹦鹉才高祢正平”,“草茅”比喻平民或隐士,“张天觉”和“祢正平”均为古代著名的文学家,此处诗人以自己书写的文章比作“张天觉”的著作,并将自己与“祢正平”的才华相提并论,既展现了对自身文学创作的自豪,也流露出对古代文学大家的敬仰。
尾联“秋好会当随计吏,骏金还自重燕城”,诗人展望未来,表示秋天是个适合旅行和考察的好时节,他期待有机会跟随官员巡视各地,同时也表达了对回到燕城(可能指其家乡或任职地)的期待,显示出对生活与事业的积极态度。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对自我功绩的谦逊态度,对文学才华的自信与对未来的期待,更蕴含着对国家、友情和文学传统的深厚情感,是一首富有哲思与人文关怀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