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史宫赞
宋 · 林逋
门对远岑青,常时亦懒扃。
久贫惭嗜酒,多病负穷经。
鹤迹秋偏静,松阴午欲亭。
蜀庄何足问,惟解事沉冥。
久贫惭嗜酒,多病负穷经。
鹤迹秋偏静,松阴午欲亭。
蜀庄何足问,惟解事沉冥。
拼音版原文
注释
远岑:远处的山峰。扃:关门。
久贫:长期贫困。
惭:感到羞愧。
嗜酒:喜好饮酒。
负:辜负,不能做到。
穷经:深入研究经典。
鹤迹:鹤的踪迹。
秋偏静:秋天特别宁静。
松阴:松树下的阴影。
午欲亭:午后的阴凉仿佛能搭建起小亭。
蜀庄:可能指某人或某地,蜀地的庄子。
何足问:不必过问。
沉冥:深思,沉迷。
翻译
门对着远处的青山,我常常懒得关门。长久以来贫困让我羞愧于好酒,疾病缠身使我无法专心研读经书。
秋天鹤的足迹显得格外宁静,午后的松树荫下仿佛能搭建起小亭。
蜀庄的事无需询问,我只知道沉浸于深思之中。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林逋的《和史宫赞》,通过对门对青山的描绘,展现出诗人隐居生活的闲适与淡泊。首句“门对远岑青”描绘出诗人住所四周环境的清幽,山色青翠,门扉常闭,透露出一种远离尘世的宁静。次句“常时亦懒扃”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恬淡,即使门扉不常关闭,也反映出他无意于外界纷扰。
“久贫惭嗜酒”写出了诗人的经济状况,虽然贫穷,但他并不以此为耻,反而借酒消愁,流露出一种豁达的人生态度。“多病负穷经”则道出诗人因病体虚弱而无法深入研读经书,暗示了他生活的艰辛与无奈。
后两句“鹤迹秋偏静,松阴午欲亭”进一步描绘了隐居生活的景象,秋天的鹤影显得格外安静,午后的松荫下仿佛可以搭建一座小亭,营造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意境。最后,诗人以“蜀庄何足问,惟解事沉冥”作结,表示对于世俗名利的不屑,只愿沉浸在自己的沉思冥想之中,体现了诗人超脱尘世、追求内心平静的高洁情怀。整首诗以景寓情,展现了诗人淡泊名利、崇尚自然的隐逸生活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