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俎经旬无肉,又子由劝不读书,萧然清坐,乃无一事
宋 · 苏轼
病怯腥咸不买鱼,尔来心腹一时虚。
使君不复怜乌攫,属国方将掘鼠馀。
老去独收人所弃,游哉时到物之初。
从今免被孙郎笑,绛帕蒙头读道书。
使君不复怜乌攫,属国方将掘鼠馀。
老去独收人所弃,游哉时到物之初。
从今免被孙郎笑,绛帕蒙头读道书。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文学家、书画家苏轼的作品。诗人在这里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淡泊名利的生活态度。
“病怯腥咸不买鱼,尔来心腹一时虚。” 这两句描绘了诗人因身体欠佳而不能食用腥味之物,从而引申出内心的一种空虚感。这里的“腥”字指的是鱼类等海鲜的腥味,也隐喻着世间诸多的欲望和贪婪。
“使君不复怜乌攫,属国方将掘鼠馀。” 这两句则是说诗人已经不再怜悯那些追求权势的人,而是一心期待国家能够清理掉像老鼠一样的奸臣小人。这里的“乌攫”指的是贪官污吏,“属国”则是国家的意思。
“老去独收人所弃,游哉时到物之初。” 随着年龄的增长,诗人选择了收藏那些世人所抛弃的东西,享受一种返璞归真的宁静时光。这里体现出诗人对自然、对生命本源的回归和珍视。
“从今免被孙郎笑,绛帕蒙头读道书。”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希望能避免他人的嘲笑,从此以后,他只愿意用红色的帕子蒙着头静心阅读道家经典。这里的“孙郎”可能是指那些喜欢嘲讽别人的人,而“绛帕”和“读道书”则展现了诗人追求内在修养的心境。
整首诗通过对比鲜明的意象,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自我修养的生活哲学。诗人的这种态度,不仅体现在对物质欲望的放弃,更体现在对精神世界的独特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