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寅秋,木犀盛开,诚斋与张功父唱和五首,鲜新帖妥,自然入格,戏用其韵,功父南湖之未逮南溪乎哉(其四)
清 · 王应辰
吟秋策杖问园林,极目秋山一径深。
扑鼻旃檀花是佛,托身岩岫谷皆金。
好尝瓮面椒花露,莫管城南木叶砧。
堪羡约斋参活法,千秋酬唱响雄沈。
扑鼻旃檀花是佛,托身岩岫谷皆金。
好尝瓮面椒花露,莫管城南木叶砧。
堪羡约斋参活法,千秋酬唱响雄沈。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漫步于秋日园林之中,感受着大自然的宁静与美丽。首句“吟秋策杖问园林”,以策杖吟咏的方式进入秋日的园林,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亲近与热爱。接着,“极目秋山一径深”一句,通过远眺秋山,描绘出一条深入林间的幽径,营造出一种深远而静谧的氛围。
“扑鼻旃檀花是佛,托身岩岫谷皆金”两句,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旃檀花比作佛,岩岫谷比作金,不仅赞美了秋天的花卉之美,也寄托了诗人对佛教文化的崇敬之情,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好尝瓮面椒花露,莫管城南木叶砧”则转而描写了一种闲适的生活情趣,诗人愿意品尝醇厚的椒花露,却不在意外界的琐事,如城南砧声,表达了诗人追求内心宁静与自由的生活态度。
最后,“堪羡约斋参活法,千秋酬唱响雄沈”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约斋的赞赏,认为他的诗歌创作如同活法一般生动有趣,且在千年的诗坛中留下了响亮的回声,体现了对友情与艺术传承的珍视。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对佛教文化的感悟、对生活情趣的追求以及对友情与艺术的珍视,是一首充满哲思与情感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