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持国见访
宋 · 王安石
余生非匏瓜,于世不无求。
弱力惮耕稼,衣食当周流。
起家始二十,南北今白头。
愁伤意已败,罢病恐难瘳。
江湖把一节,屡乞东南州。
治民岂吾能,閒僻庶可偷。
谬恩当徂冬,黾勉始今秋。
岂敢事高蹇,茫然乖本谋。
抚心私自怜,仰屋窃叹愀。
强骑黄饥马,欲语将谁投。
赖此城下宅,数蒙故人留。
揽衣坐中庭,仰视白云浮。
白云御西风,一一向沧洲。
安得两黄鹄,跨之与云游。
弱力惮耕稼,衣食当周流。
起家始二十,南北今白头。
愁伤意已败,罢病恐难瘳。
江湖把一节,屡乞东南州。
治民岂吾能,閒僻庶可偷。
谬恩当徂冬,黾勉始今秋。
岂敢事高蹇,茫然乖本谋。
抚心私自怜,仰屋窃叹愀。
强骑黄饥马,欲语将谁投。
赖此城下宅,数蒙故人留。
揽衣坐中庭,仰视白云浮。
白云御西风,一一向沧洲。
安得两黄鹄,跨之与云游。
拼音版原文
注释
余生:一生。匏瓜:比喻无所作为的人。
于世:对世间。
弱力:体力微弱。
惮:害怕。
周流:四处奔波。
起家:初出社会。
南北:形容长期漂泊。
白头:形容年老。
愁伤:忧虑愁苦。
意已败:意志消沉。
罢病:疾病缠身。
江湖:指四处漂泊。
东南州:指某个地区。
治民:治理百姓。
偷:苟且。
谬恩:侥幸的恩惠。
徂冬:寒冬。
黾勉:勉力。
事高蹇:追求高位显赫。
乖本谋:违背初衷。
抚心:抚摩胸口。
窃叹:暗自叹息。
强骑:勉强骑上。
黄饥马:饥饿的马。
投:投靠。
城下宅:城下的住所。
故人:老朋友。
揽衣:披衣。
中庭:庭院。
白云浮:白云飘浮。
御:驾驭。
沧洲:水边洲。
黄鹄:黄鹤。
云游:在天空中自由飞翔。
翻译
我的一生并非匏瓜,对世间仍有追求。体力微弱怕农耕,衣食所需需四处奔波。
二十岁初出茅庐,如今南北漂泊已白头。
忧虑愁苦使我意志消沉,疾病缠身恐怕难以痊愈。
在江湖间漂泊,多次向东南之地求助。
治理百姓非我所长,偏远之地或许能苟且偷生。
侥幸的恩惠如同寒冬,如今勉力于秋季的开始。
不敢追求高位显赫,迷茫违背了初衷。
抚心自怜,抬头望屋,心中悲叹。
勉强骑上饥饿的黄马,想找人诉说却无处投靠。
幸亏有这城下的住所,多次承蒙老友留宿。
披衣坐在庭院,仰望浮云悠悠。
白云驾驭着西风,飘向那遥远的水边洲。
如何能得到两只黄鹄,与它们一同云游天际。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的政治家、文学家王安石所作,通过对比匏瓜和自己的人生态度,表达了诗人对于个人生命价值与社会责任之间的深刻思考。诗中的语言质朴自然,情感真挚,是一篇融合了生活体验与哲学思考的佳作。
诗人的自我定位是“余生非匏瓜”,即自己的生命不同于匏瓜那般平淡无为,而是有所追求的。他虽弱小,却不避艰难,力争衣食之道。二十岁才开始家室生活,现在却已南北奔波至白头,这种生活让他感到愁伤与病痛。
诗人对自己的能力持怀疑态度,“治民岂吾能”,但同时也表达了自己的愿望是“閒僻庶可偷”。他不敢妄自菲薄,也不愿高处厚幌,只希望能够在平凡中寻得一份安稳。
最后,诗人描述自己依靠城下宅邸,感谢故人之留,坐在庭院中仰视白云,与心中的两只黄鹄(大鹤)一起云游。这不仅是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也是对精神世界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