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邵监酒兼柬仪真赵法曹呈潘使君二首(其二)
宋 · 刘宰
十万流离仰二天,淮民只说使君贤。
向来积贮知无有,此去规模要有传。
幼学可能传榷酤,远猷无惜助筹边。
公馀更向髯参问,今赋梅花第几篇。
向来积贮知无有,此去规模要有传。
幼学可能传榷酤,远猷无惜助筹边。
公馀更向髯参问,今赋梅花第几篇。
注释
流离:指因战乱或灾害而流离失所的人群。使君:古代对州郡长官的尊称。
积贮:储存的物资。
规模:规划、规模,此处指留下值得效仿的制度或榜样。
榷酤:古代政府对酒类的专卖制度。
远猷:长远的计划或策略。
髯参:须发斑白的幕僚,指有经验的老臣。
梅花:古人常以梅花寓意高洁,此处可能暗指诗人的文学创作。
翻译
百万流离仰望着两位天子,淮地百姓只道您是贤能的官员。一直以来的储备物资想必已耗尽,这次出行希望留下新的规划典范。
年轻时学习的知识或许能用于管理酒类专卖,长远的策略请不惜一切助力边疆建设。
公务之余,还常向须发斑白的幕僚询问,如今创作了多少首咏梅的诗篇?
鉴赏
这是一首表达对朋友离别时的惜别之情,同时也抒发了诗人对于友人才能的肯定和期待的诗句。从中可以感受到深厚的情谊和对未来美好愿景的寄托。
“十万流离仰二天,淮民只说使君贤。”这里通过夸张的手法,形象地表达了友人才能的卓越和人们对其赞誉的一致之声。"淮民"指的是长江以北的人们,他们都在传颂使君的英明。
“向来积贮知无有,此去规模要有传。”诗人回顾过去,觉得自己对于友人的才能认识不足,现在则是对其未来成就充满期待,认为他会留下非凡的业绩。
“幼学可能传榷酤,远猷无惜助筹边。”这里描绘了朋友在年轻时就展现出的学识和才华,以及诗人自己愿意不吝赴义地帮助友人的情形。“幼学”指的是早期的学习,“远猷”则是远大的谋划。
“公馀更向髯参问,今赋梅花第几篇。”诗人询问友人关于文学创作的情况,这里以“髯参问”指代深入地探讨和咨询。"今赋梅花"表明诗人对友人的文艺造诣给予高度评价。
整体来看,此诗通过对友人才能的赞美和未来的美好期待,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与高远的期许,同时也反映出古代士人之间相互鼓励、共同进步的精神风貌。